從中郵性質與郵票市場表現看中國集郵 |
發布日期:12-05-02 08:30:16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中國郵幣卡網 作者:直擊2010 |
梁換柱卻暗度陳倉;它們利用國家的“資源”不發展郵政業務、擴大集郵事業,卻大肆行旁門左道之事,讓一張小小的郵票“打雷、閃電、發光、耀眼”。 它們把郵民翻倒在地,讓一張張郵票小版張伸出骯臟之手“正過來掏光上衣口袋,反過來掏光下衣一口袋,再搖身一變加一小本票掏光內衣口袋”。中國文化在這里儼然變成了強盜文化,中國集郵真是悲在國家,痛在市場,損在人民啊! 2009年后的中國郵票還有價值嗎?不但沒有消耗,還溢價發行,試想這些郵票到猴年馬月才能沉淀、消耗?才能物以稀為貴?即便是窗口銷售(何況根本沒有!),怎么用來貼信?它按面值還是按溢價算?我們真的不知道郵票到底是干什么的!因此,2009年之后的郵票是我們應該防備的品種,因為它們已經失去了集郵與投資的價值!既然這個市場缺乏監管與法制,那我們就投資與收藏2009年前的郵品吧!畢竟那里還寄托了歷史與我們生活的軌跡! 寫到這里,我不得不說:我們需要郵票市場法制化!我們更希望中國改革開放能夠管住中郵集團的郵票發行體制!不要離中國郵政事業越走越遠!不要把全民郵政與文化資源當兒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