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郵票的通性 |
發布日期:11-12-23 08:33:26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 作者: |
郵票投資可大也可小。根據自己的資金決定郵票投資的規模,現在我們來粗淺的分析一下郵票投資的世界通性。 作為郵票投資前面已經提到過郵票投資和其他金融投資是有根本區別的。而且大家都知道郵票最基本的屬性是方便寄信人而出現的有價憑證。是信件在傳送過程中產生的勞動價值的體現。作為郵票投資是現代人類社會發展后延伸出來的具有金融屬性的一種社會大眾行為。它具有其他金融產品不可替代的2種獨特功能即收藏功能和世界通性功能。 收藏功能大家都很容易理解,在此就不再做分析。而郵票是具有世界通性的有價證劵是指無論是哪個主權國家發行的郵票,從本國都可以把信件寄送到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某個地方。而每個主權國家所發行的郵票又可以在其他國家進行不按面值計算的交易即作為收藏品之間交易。只有一些古典郵票受到一些擁有國的限制交易地。私人擁有的郵票除外。這么說相信大家不難理解郵票的世界通性了吧。所以說郵票是具有世界通性的有價證劵。是不分國界的。也可這樣理解郵票可以以收藏品的身份在任何一個國家流通。每個國家所發行的郵票的使用價值是附屬于該國主權存在而存在的。而郵票的經濟價值卻并不隨著一個國家的消亡而滅失。就如中國的大龍郵票一樣它的經濟價值并不是隨著清朝的滅亡而消失。相反越是古典郵票的經濟價值相對近代郵票的經濟價值越大。而且所有主權國發行的郵票到他國家都可以換到不同價值的該國貨幣。有朋友擔心郵票會成為一錢不值的畫紙片。這句話有失偏頗。雖然郵票都有世界通性,但它的經濟價值是不同的。在此想說明一點。真正不值錢的郵票都是那些發行量大沒有經過消耗的新郵票。當社會穩定時經過人為囤積后,表面看市場流通量小了價格也上去不少。雖然也可以流通到其他國家。但價值要打很大的折扣。就如前蘇聯郵票一樣。無論國內還是國外50年代的郵票就比80年代的價值要大。記得蘇聯剛解體的時候。在我們這個小城市的郵市上50年代的郵票要價都在幾十元一套。而90年代時期發行的郵票只要幾角錢一枚。所以無論是哪個國家的郵票,早期貴重的郵票不論在什么情況下交易都會比新發行的郵票價格高。 如果考慮資金的安全性的話當然大家就心知肚明了。畢竟收藏品都是追尋著按它本身所固有的價值規律。如果人為的改變了收藏品的價值規律雖然短時間內市場表現著虛假繁榮。但那是長不了的。是畸形的市場。最后提醒廣大集郵投資的朋友一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