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中國集幣在線_JiBi.Net >> 新聞中心 >> 郵卡專版 >> 投資分析 >> 正文
         
        郵市大潮與金融危機(黃興躍)
        發(fā)布日期:08-11-25 08:44:08 作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提起1991年和1997年郵市大潮,凡涉足過這兩次浪潮的參與者一定不會忘懷。實際上,上述兩個郵市大浪除了自身的經濟規(guī)律外,最主要的外因是1990年的國內經濟危機和1996年的全球金融危機導致的結果。

        1989年的國內學潮,引起了西方國家的不滿和經濟上的封鎖,不準中國商品出口,造成了國內眾多企業(yè)面臨倒閉的境地,失業(yè)人數大幅增加,社會資本暫找不到出路,于是選擇將資本投向了郵市,促成郵市大潮的暴發(fā),1997年的郵市大行情也是1996年全球金融危機促使社會閑置資本投向郵市的結果。

        為什么社會財團資本要在金融危機時期選擇將資本投向郵市呢?一是房地產、股市、期貨、玉器、字畫、黃金、普耳茶、古董、古木家具等等可供投資的項目已經被徹底的光顧過了,二是郵幣卡市場長期低迷,市場籌碼極其便宜低廉,泡沫水分早已擠干,郵商和持籌者信心丟失,不相信郵市東山再起,此時,若有資金參與,在持籌者信心盡失的情況下,很容易達到低成本吸籌的目的。

        郵市長期低迷后本身就有復蘇的內在要求,在外在資本的介入下,內因和外因形成合力,對郵市行情的產生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并非偶然性,而是資本逐利的必然結果。郵市行情的暴發(fā),將促使人氣重新聚積,曾經信誓旦旦永不入市的人,以及斷言不可能暴發(fā)大行情的人,面對突如其來的行情,措手不及,不敢相信,在市場賺錢效應和交易火暴的現實面前,又會忘掉以往,再次撲進市場。

        郵市大潮與金融危機有內在的聯系和需求,就是逐利性。郵市長期瀟條的原因,除了政策因素外,就是缺乏資本的角逐。而這次全球金融危機,恰恰又逢郵市長期低迷渴望復興的契口,在內在諸多因素具備的前提下,那些在金融危機空擋中暫時找不到出路的龐大資本,決不會眼見郵市這塊肥肉而置之不理,這樣,就為本身就渴望行情的郵市注入了巨大的能量,因此,再次暴發(fā)郵市行情是在所難免的,也是必然的結果。

        2008年11月24日

        上一篇:曙光初顯 密切跟蹤
        下一篇:無

        相關新聞
         

        精彩圖片
        幣苑奇葩頌開放
        11.23集幣視點(本站專
        特別推薦
        ·10月份二手車交易市場大幅"降溫"
        ·許晉亨李嘉欣海邊婚紗照 雍容華貴顯優(yōu)雅
        ·爆笑電話叫外賣記
        ·楊冪寫真純情妹變迷離成熟
        ·鬼魅天使李孝利激爆眼球
        ·小龍女彤彤緋色情懷寫真
        ·巴菲特280億美元抄底股票接近腰斬
        ·塵封的記憶:一組珍貴的廣州老照片
        ·劉雨鑫性感寫真豹紋極度誘惑
        ·11月24日紙幣行情
        經典美圖
        楊冪寫真純
        黑色魅力
        美女明星寫
        紫色女人媚
        查理茲·塞
        全美超模大
        樸賢善性感
        央視模特大
        超女陳怡給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廣告服務 | 委托買賣 | 意見建議 | 友情鏈接 | 網站導航
        Copyright © 2000 - 2008 JiB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集幣在線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