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_JiBi.Net>>錢幣報道>>郵卡專版>>投資分析>>正文
         
        以史為鑒--1997年與2007年港澳郵票行情啟示錄
        發布日期:10-03-25 08:46:15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 作者:瑯琊海曲

        經常聽到集郵的朋友提起1997年港澳郵票就不堪回首,有切膚之痛,至今心有余悸。2007年回歸后的港澳郵票再次掀起一波短期的上漲行情,然后低迷至今,這也令關注港澳郵票的朋友心有疑慮。本人就自己的經歷談一點看法,算拋磚引玉,還望朋友們批評指正。
           

        一、       成也量,敗也量。
            

        上世紀的三次郵票高潮,是一個整體,是一個跨度為15年的大上升周期。隨著大陸郵票收藏熱逐步興起,發行量也在大起大落中由79年的最低10-20萬左右,升到972000-5700萬(本文所有涉及到的小型張均為普通年冊含有的)。在哪個有著上千萬集郵大軍的年代,收集港澳郵票本身就有一定的群體。在前兩次大潮中這個群體尚不顯著,但第三次大潮是伴隨著97香港回歸這樣的歷史重大題材同步展開的。當時郵資片中的《香港基本法》和《澳門基本法》因涉及港澳回歸的大題材,分別從幾元錢的價位漲至140元和65元。祖國統一大業的逐步實現,在當時是前所未有的超級題材。在這種背景下,發行數量較少,而且有著相同傳統題材的港澳郵票,受到全國集郵愛好者的高度關注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除了題材,量小是港澳郵票的一個主要優勢。我們以熱門的小型張發行情況來看,1996年中國大陸全年發行4枚小型張,平均發行量為1800萬(最低1625萬,最高1953萬);香港發行8枚小型張,平均發行量為145萬(最低74.9萬,最高296萬);澳門發行8枚小型張,平均發行量為23萬(最低17.2萬,最高37.5萬)。由此可見當時大陸小型張發行的平均數量是香港的12倍,是澳門的78倍之多。港澳郵票的發行數量如此之少,又是在即將回歸祖國的歷史時刻,怎能不吸引集郵者的關注?
           

        在這種背景下,自然有大的主力資金看好港澳郵票的前景,香港回歸在即,港澳量小郵品被大陸集郵者競相追逐,上演了瘋狂的一幕。這時候有關中國傳統題材和事物的郵票尤其引人注目成為最熱的板塊,如95年澳門發行量為22.5萬的《觀音》小型張,95年尚在面值附近,97年被拉至450元左右的歷史高位。96年底有郵商在《集郵》雜志刊登廣告,預定97香港全年郵票,雖然預定價格較高,但是預定的人員踴躍。正是在這種行情暴漲、訂單激增的情況下,進入97年三地同時開始加大印量,大陸小型張平均發行量為2980萬;香港平均發行量為1365萬;澳門平均發行量為150萬,港澳郵票增幅驚人。
           

        數據列表如下:
            

        9 7 3 1 2 3 4 5 6 7 4 8 :

        精彩圖片
        他的“鳥巢”,他的團
        3月23日熱門品種點評
        特別推薦
        ·他的“鳥巢”,他的團隊(遙石)
        ·“世博”遠行之盤(高達)
        ·金幣特許零售商乒乓球賽即將開賽
        ·消費者是中國金幣品牌生命之源
        ·就金幣委員會成立論行業協會作用
        ·從金幣市場委員會想到媒體的作用
        ·紅酒熱萌生酒窟設計行業
        ·品味平和之酒 探尋品酒的儀式之美
        ·人民大會堂里的名家書畫
        ·世界頂級限量版名筆盤點
        經典美圖
        巴西超模春
        攝影師眼中
        黃奕嫵媚寫
        李冰冰優雅
        SARA春日寫
        黛咪摩爾大
        范冰冰甜美
        海頓·潘妮
        海頓·潘妮
        相關新聞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廣告服務 | 委托買賣 | 意見建議 | 友情鏈接 | 網站導航
        Copyright © 2000 - 2008 JiB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集幣在線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