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品市場馬失前蹄 生肖題材跌幅猛 |
發布日期:14-02-12 09:11:47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江蘇經濟報 作者: |
枚,到了龍年紀念幣、蛇年紀念幣發行時,發行量又迅速擴大至8000萬枚,而馬年紀念幣更是始無前例地擴大到1億枚,由于數量太大,升值的空間自然也就受到限制。
“送禮少了,開會、慶典、公關,每人發一本,現在都不發了!昨天剛接到電話,三月份打算辦10周年慶的一家單位說不訂郵冊和紀念幣了,10萬元的單子泡湯了,盡管2013年的郵票年冊已經跌破了面值!”農歷新年,南京夫子廟一家錢幣禮品店老板孫先生很是沮喪,銀行、保險公司甚至大學等以往牢靠的生意伙伴把他拋棄了。 亟需化解“后遺癥” 今年市場下滑在預料之中,這也是宏觀經濟在收藏品市場上的體現。如何化解“馬年后遺癥”?江蘇的一些錢幣禮品商家不得不正視這一嚴峻的形勢。 據業內專家介紹,健康穩定的收藏品市場應遵循“二八定律”,即市場投資者占20%,真正收藏者占80%,一旦偏離比例,就可能導致市場泡沫。但目前市場上真正的收藏者寥寥無幾,絕大多數人抱著投機心態,盲從跟風等現象嚴重。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買家、賣家以及炒家的心態都顯得十分浮躁。 “現在收錢幣謹慎多啦,收貨就要少而精!”大方郵市一家商戶老板從柜臺里小心翼翼捧出一枚正面圖案為奔馬的銀幣,告訴記者說,這枚面值10元的徐悲鴻誕辰100周年紀念銀幣1995年上市,發行量只有8000枚,今年的價格已經漲到了7000多元。雖然本身不是馬年生肖題材,但是奔馬的圖案也沾了馬年的光,市場很緊俏。 面對紛繁復雜的市場,賣家要打起十二分精神,買家也要謹慎起來。近日,記者在市場上看到一款馬年題材的銀質工藝品,配備的收藏證書上未標明發行量且字跡印刷模糊,讓人頓時生疑。對此,張杰坦言,錢幣市場亟待具有公信力的組織發出權威的聲音,政府應該組織成立權威的評定委員會,提高市場上收藏品的品質,取締“證出多門”現象,還真正的收藏品“清白”。同時,在當前“馬失前蹄”的弱市下,收藏者要清楚了解市場的走向趨勢,切勿一時頭腦發熱進行投資。 江蘇經濟報記者 朱彬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