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票的秘密(劉志明)

        15-10-08 09:34:11 中國集幣在線 發表評論

          小版、大版、封片、型張、郵票、套票。這是板塊崛起的排序。

          套票,是句號。可能是郵票市場最后的金礦。

          1.6元買的水日。2個月后,漲到了9.6元。

          結論1:套票也暴利。

          托管,上市,是暴利。買來貨,公告后賣出,也暴利。前提是,買對了東西。

          這個“水日”,早就有印象。是個從發行起就比較活躍的品種。因為看盤的時候有印象,就知道這個東西有人找。直到套票板塊的全部崛起,憑直覺買了點。

          其實,新人可能不知道,郵票市場真正的功勛,是套票。老一輩集郵人開始市場化炒作,始于套票(便宜、好攜帶、好保管、隨時可以欣賞等等)。

          這個票崛起,為什么?

          結論2:單版式

          當大版票整體推進迅猛崛起的同時,一些獨具慧眼的人開始發掘單版式郵票。一枚成單位,一版沒幾個錢,發行量差不多,但是損耗更大些。

          這就是智慧,集郵炒郵的大智慧。不跟風,不追高,不盲從。走自己的路,有個性,有追求。這種泛人類的優秀品質,是無數人成功的前提,做郵票也是如此。

          當郵政把好好的郵票撕開,做成了撕口、剪角、斷版、方聯、單套、單枚的時候,單枚成套,人們玩得風聲水起。

          好好的郵票,為什么破壞掉?

          為了控制市場投放的原版票的數量。

          為什么?

          適度投放大版,杜絕分公司放貨。

          結論3:郵政放貨要掌握好節奏。

          于是,我們看到,盡管水日上漲了5倍,但是市場上——沒貨了。

          水日的發行量不低,貨,去哪了?

          去掉收藏的、裝冊的、損耗的、建倉的……根本不夠發行的數量。

          直到深入研究下來,因為郵政庫里還有貨。還會陸續投放市場。這個水日還有戲。

          結論4:如果這個假設成立,那么,我們原來推算的——把線下的東西全都運作上市,需要3年左右的時間。因此,我們判定中國郵票市場將因為貨源的瓶頸,會好上3年。然后因為無貨可托,開始萎縮。

          現在,這個判斷站不住腳了。因為我們忽視了一個最大的“股東”郵政。他的庫里,還有海量存貨。加上每年的新發行,這個市場永遠有貨可賣,電子盤總會有貨可托。

          這個結論,將改變我們的思維:

          1、電子盤如果健康發展下去,是個永久的系統工程。

          2、郵政如果經營好了,會給國家帶來滾滾利潤。

          3、文交所+郵政,如果做到可持續發展,就是中國郵票文化產業大繁榮大發展的奠基石。

          這個結論,著實可以令人興奮一把。

          結論5:抓住套票,贏取財富

          (1) 套票是最后的金礦。

          (2) 品種多,投放少,每個都是“短缺”。

          (3) 首買單版式既單枚成套的。

          (4) 不怕沒有莊,如果市場上數量不夠,郵政會放貨。如果郵政還有庫存,這個市場就有貨可炒。

          (5) 因為數量不多,品種繁雜,適合個體經營。

          (6) 買了套票,不急于出手。等托管公告。沒有高利潤不賣。因為賣掉后再買相當困難。即使這次托管您沒有賣,不急。還有輪轉。下一次更賺錢。 

                                               中華集郵大講堂    劉志明
                                                  2015年9月28日于錦州

        來源:炒郵網

        更多郵幣卡資訊、行情!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集幣在線官方微信(jibizaixian)。
        中國集幣在線
        分享到: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廣告服務 | 委托買賣 | 意見建議 | 友情鏈接 | 網站導航
        Copyright © 2000 - 2011 JiB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集幣在線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