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市大背景:文交所上郵票是一場革命 |
發布日期:14-03-17 09:34:51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 作者:劉志明 |
—將一更多的人們開始認知、了解、掌握郵票知識,成為“內行”,有可能形成以市場導向和資本開路的群眾性集郵活動的歷史性回歸。 3、市場平臺。今后,從事郵票集藏、交易、買賣、炒作、產權流轉于對接,有了一個新去處,文交所是“全面、規范”的“市場”平臺,不是官方機構,不是臨時政務部門,而是地地道道的“市場人”,與市場規律、價值規律即市場法則并軌。 由此,文交所帶來郵票市場歷史性的革命其特點是: 1、到目前為止,最近半年多來郵票市場的預熱,筆者將其稱之為“文交所行情”。這種行情,被很多人看不懂的原因,是因為大家的觀念還停留在97等幾次大行情中沒有走出來。“革命”,是一種徹底的改變。人們的觀念、思想、行為、技術手段等等,都必須做出相應的徹底的調整。 舉例來說,那邊的大資金,正在明里暗里的吸貨,你這廂還是拼縫、短線和流水,你不是“反革命”嗎? 再舉一例,當農民的土地已經革命性的開始“流轉”(以產權獲得權利),你還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國家補貼沒有你的,技術支持輪不到你,機械化作業在你這做不了,你種糧食的成本遠高于人家大戶,你不是凈賠嗎? 結論是,觀念變更,思想解放,是目前郵市的當務之急。 1、筆者將目前已經漲得可以的市場稱為預熱,道理很簡單。南、北兩個交易所的“郵票試運行”,就形成了一種巨大的市場沖擊波,那么當上交所、廣交所、深交所(全國目前已經有30家,并且還擁有“全國文化產權交易共同市場”(筆者立刻想到了“歐共體”、“77國集團”和“金磚國家”等組織的力度。) “文共體”——如果在全國統一的大市場上將郵票作為共同的項目進行交易,您說這場關于郵票的革命,小嗎?能有多熱呢? 2、郵票市場上以往的運營,筆者將其稱為機械運動。大戶、主力靠活塞運動,對散戶進行進行繼續運動,拉抽…抽拉…最后讓散戶蒙圈,讓自己也失血。就連那主力,是真正的贏家嗎? 文交所帶來的是物理運動。聲光熱電磁,具有極強的穿透力。是原子反應堆的概念。舉例來說,筆者目前已經寫下的近30篇文章,連篇累犢的強調的關于“組織起來”、“合作共贏”、“戰略視角”和“戰術配合”等概念,再來看市場上已經出現的喜人景象是——已經有以些封片玩家(總是被邊緣化的一群)正在密集策劃、緊密團結在一起,展開“生產自救運動”。 3、當文交所開始在全國各地馬不停蹄的展開“推廣”的時候,中國郵票市場就進入了化學運動的范疇。化合-分解-化合……誰知道、誰能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