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長沙 盧伯雄
雖然目前郵市不太景氣,但不少老精稀郵票的行情還是波動不大,特別是T46《庚申年》猴票仍然挺立在1.2萬元在左右。而郵市行情對于造假者來說,只是變換或翻新另一種手段來迎合市場的需求。以T46《庚申年》猴票為例,各種不同版別和版本的假票上市后,經媒體揭露引起了需要者的謹慎從事,但造假者并未因此收手,因為這套郵票不僅牟取的暴利巨大,而且是久經不衰的俏貨,除不斷地更新印制的技術水平外,還為不少獵奇者定制了某些變體票、少見的實寄封片和仿印了由姜偉杰簽名鈐章帶編號的T.46黑色雕刻版印樣,用花樣翻新的伎倆,采取僅偽造10枚左右的方式,捏造虛假的“稀有性”謀取暴利。
最近,筆者就經手鑒定了一組“T46《庚申年》猴票印樣”(見圖),該組印樣共三枚,分別標示為“印樣1”“印樣2”“印樣3”,圖案與T46《庚申年》一樣,規格1∶1,用白膠紙不同分色套印。據持票者介紹,他是去年在某地召開的收藏品交流會上擺攤時,用1本“第三套人民幣大全”與另一位經營郵幣票證攤主兌換的。回來后心里總有疑問,只知道80猴郵票1張(枚)都值1萬多,回憶那位攤主兌換時說,這種印樣是郵票印刷廠試印存檔的,印量也就只有幾張。按理由印樣比正票要珍貴得多,第三套人民幣大全市場價4.5萬左右,這一組3張80猴印樣,物以稀為貴,按正票翻二倍也值14萬呀。對方是以經營郵票為主的,兩人又互不相識,哪會無緣無故地送這么大的漏給他,越想心里就越發慌,猜測這印樣是不是假的?只好忐忑不安來請專家鑒定。
說實話,這組“T46《庚申年》猴票印樣”,我也是第一次見到。經過使用高倍放大鏡仔細觀察,印樣的版別不對,如果是真印樣,應該是影雕套印,這3枚印樣的圖文是激光版膠印,圖文線條呈現的激光束痕非常清楚(圖2)。據此認定:這組“T46《庚申年》猴票印樣”,共計3枚,均為仿T46《庚申年》郵票的臆造品,有工藝品欣賞性,無收藏品經濟價值。
鏈接:激光雕刻制版筒介
二十世紀80年代的印刷業,就出現了以激光技術為基礎的柔性版CTP技術。因激光直接雕刻技術制版的工藝簡單,制版質量易于控制等優點,很受行業歡迎并快速得到應用。
該技術早期是使用激光雕刻機將復合在感光樹脂版上的黑膜燒蝕掉后,用相關設備經多道工序將菲林片變成了印版表面的黑色涂層,其他的制版工藝和傳統制版技術差別不大,是一種技術條件限制下的妥協方法,但是也已經極大地簡化了制版工藝,節約了時間和成本。其制版原理,對導熱性很低的柔性版材實現雕刻加工存在瞬間汽化和燃燒這兩種不同的機制,把經過聚焦的激光束射向印版,把印版的指定范圍熔化或者汽化,通過吸氣和清掃擦拭,除去不需要的部分的版材,制出凸凹圖像。
隨著電腦硬件和軟件的進一步優化及創新,現代激光雕刻制版技術的程序是:圖文稿—計算機—控制數據—激光雕刻機—制版。其原理首先使用計算機制作出欲雕刻的圖形、圖像、文字等,再以專用的計算機圖像軟件把圖文稿的圖文信息轉換成可執行的深度、尺寸和形狀等用來調制的激光光束的相關參數數據;在控制系統依據命令控制激光束的運動,激光作用在材料表面,利用激光熱能將圖文信息燒蝕成網點,被燒蝕后的網點殘物被特制的裝置處理掉,就是一塊光潔的印版,無須再通過人工修版。如此看來,這種方法確實具有簡單快捷、成本低廉、質量上乘、容易復制等優勢。
來源:收藏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