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題材郵票暖郵市 |
發布日期:11-09-20 09:03:50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投資者報 作者: |
《投資者報》記者 肖妤倩
郵市“歇夏期”今年沒歇起來,反而一路高歌。 “這是一波由紅色郵品引發的行情”,在業內人士看來,盡管郵市震蕩橫行,建黨90周年所引發的紅色收藏卻給郵市帶來了暖意。 不僅是拍賣場上爆出紅色郵品的百萬身價,郵幣卡市場里更不乏神秘人士,見“紅郵”便收的舉動。 曾經的打折票沒有了,曾經的交投冷淡變為火熱……事過經年,那些沉淀的郵品,正以它獨有的魅力,誘惑一方資金。 人物票走俏 昔日的“毛澤東”小型張如今已上漲至17元,高于面值2倍;面值8元的“江澤民題詞”小型張也從3元漲到了6元左右。而曾經大打折扣的人物小票,也不再介入打折大軍,即便是面值僅為0.28元的人頭郵票,也是少則幾倍,多則十幾倍的漲幅。 按照業內人士的說法,郵市低迷時期的大量消耗激發了人物票市場的走俏,尤其是“毛澤東”大小套票、“朱德”大小套票等。其整版和單枚套票的收購價正在逐漸走高,一旦被郵商挖掘到價格合適的郵品,便悉數收走。 而在這些眾多的人物票中,以紅色題材為首的郵品成為人物票中的主角。 發行價僅為4元的第一組“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紀念郵票,已升至幾十元;陜甘寧邊區發行的第一版“寶塔山圖”郵票,市場價近2000元每套,是去年同期的兩倍;“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二十周年”紀念郵票,每枚市場價已是16元以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五十周年——民族大團結”紀念郵票每枚突破70元…… 成交價超過100萬元的個別紅色郵品也成為市場中的奇葩,身價直線上揚。 游走于郵市中的一位楊姓藏家藏有不少紅色郵品,在此輪紅色題材的飆升中已經身價倍增,并出貨不少。在他看來,盡管紅色題材郵票具有歷史價值、史料價值,但是由于各個時期的郵票價值意義不同,并非所有紅色題材郵票都能帶來巨大的升值空間。 入主紅色題材 紅色郵品的上漲一方面出于題材,另一方面源于稀少。 如1968年發行的面值僅為8分錢的“全國山河一片紅”,市場價格已經炒到很高。此前,2009年10月31日上拍于香港的1枚大幅“全國山河一片紅”以368萬港元刷新了單枚中國郵票拍賣最高成交價世界紀錄,另外6枚小幅郵票共拍得293萬港元。 今年春拍,該枚郵票在中國嘉德獲價138萬元;而在北京誠軒,以115萬元易主。 這是一枚在文化大革命期間發行的郵票,小幅郵票圖案為工農兵手持“毛主席語錄”,背景中“革命委員會”的紅旗以及工農兵群眾熱烈歡呼的場面匯成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