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銀行抗戰幣 |
發布日期:08-05-07 10:04: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 抗戰初期,山東抗日根據地膠東的黃縣、蓬萊、掖縣率先建立了抗日政權,后又逐步創建了魯中、魯南、清河、冀魯邊等抗日根據地。1938年秋,中共膠東特委和山東人民抗日救國軍第三軍聯合創建了具有股份制性質的銀行———北海銀行。其資本金除救國軍第三軍投資一部分外,其余由黃縣、蓬萊、掖縣聯合投資招股。因這三個縣隸屬于北海地區,故將行名定為北海銀行。 1938年8月18日,北海銀行在山東掖縣成立,在蓬萊、黃縣設有分行。北海銀行自1938年成立,到1948年12月并入中國人民銀行,其間在1940年春,部行曾遷到臨沂,在渤海、膠東設立分行,并發行了種類繁多的紙幣。如圖所示這張1945年200元券即是其中的一種。該券正面中同上方刊寫“北海銀行”四字,中間和左右圓圈內和紙幣的四角均有紀值“貳百圓”,圓圈紀值的兩側紀地“山東”二字,下鈐二方印章,和用“中華民國34年”紀年字樣,邊飾花符,呈棕色。背面用英文刊寫正面中文的內容和紀值,并用公元紀年,邊框是花飾,呈淺藍色。 1948年12月華北銀行、西北農民銀行、北海銀行合并為“中國人民銀行”,發行人民幣。我黨為向人民負責,逐漸收回北海幣。因回收徹底,留傳至今已經很少,是彌足珍貴的抗日歷史見證物,同時也是研究抗日戰爭時期革命根據地政治、經濟、軍事的重要史料,為深化抗戰文史研究提供了實物佐證。 |
上一篇:關東銀行的由來及其紙幣的收藏價值 |
下一篇:鮮為人知的新舊人民幣兌換過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