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墨岱幽蘭
《和州行用使百背準拾捌界貳佰》錢牌,是南宋末年,由地方鑄行的一種地方性“權鈔錢”貨幣。
面文中的“使百”和背文中“淮拾捌界貳伯”即拾捌界會子貳佰文當壹佰文錢使用!笆鞍平纭睘槭鞍平鐣,“界”和“會子”即為宋代發行的交子、錢引、會子而規定的兌換時間界限,三年為一界,界滿,能以新換舊,始于南宋嘉熙四年;“準”是“當”或“平”的意思;“使百”即充當一百文銅錢使用;“伯”即佰、陌,通“百”。
面文上的“和州”是地名,一種意見是浙江省的湖州,以“和”替代了“湖”;另一種意見是安徽的和州,現為巢湖市下轄的和縣。就當時情況而言,浙江省的湖州靠近南宋的都城臨安,商業發達,為了貿易的需要,鑄造地方貨幣權鈔是大有可能的,隨后臨安府也鑄造了鉛質和銅質的錢牌。筆者在之前的博文里曾展示過一品,《臨安府行用準伍佰文省》大型銅質錢牌。 南宋期間,臨安府(今浙江杭州)官方鑄行錢牌面有“臨安府行用”的銅牌傳世相對較多,而地方鑄行的“和州行用”錢牌卻存世稀有罕見,可謂鳳毛麟角,故歷來受古錢幣收藏家和收藏愛好者矚目和青睞。
筆者有幸藏這品《和州行用使百背準拾捌界貳佰》錢牌。長71、2毫米,寬31、7毫米,厚4、5毫米,重62、5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