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世量少珍中之珍:光緒時期錯版銀元銅樣

        收藏快報 16-12-29 10:41:26 中國集幣在線 發表評論

        銅元珍稀之品中有一類“珍中之珍”、“稀中之稀”之品,那就是銀圓銅質樣幣。其紀值為我國銀幣的紀值“庫平七錢二分”一類。

          銀圓也稱“大洋”,十五世紀末始鑄行于歐洲,明萬歷年間,由于商貿的發展,開始流入中國。清政府征稅收租、出納銀兩所用衡量標準定為庫平,起行于康熙年間。清光緒十五年(1889)廣東開鑄“光緒元寶”銀圓,各省紛紛效尤。清廷規定銀圓每枚重庫平七錢二分。各省銀圓局或造幣廠如要發行銀幣,有的先用銅制出樣幣(也有的用金制出樣幣,有的二者兼有),再向朝廷呈報,經核準同意后,才能給料制造銀幣。

          據相關資料披露,呈樣幣往往不止一種,而被選定的則可批量正式鑄造;落選的,則不能大量鑄造;隨之試鑄的銅樣也存世極少;二者皆以銅質作為試鑄,似是常態,銅質試鑄品也存世極少。

          圖中所示是一枚銅質“光緒元寶”,外徑38.5毫米,厚1.2毫米,重16克,齒邊,幣面珠圈內鑄有“光緒元寶”四字,中心鑄有滿文,珠圈上方鑄有“福建官局造”(從右至左旋讀),珠圈下方鑄有“庫平七錢二分”(從右至左旋讀),珠圈外中部左右各鑄有十字星;幣背除幣緣上下方鑄有英文、中部左右各鑄有空心梅花星外,大清龍居中,此龍雙目炯炯,兩條龍須長長且彎曲,也似在與云舞動,神氣活現。長須龍與短須龍對舉,與曲須龍一樣區別于其他龍紋版別。此幣的龍須既長長又彎曲,實屬少見。此枚福建官局造光緒元寶庫平七錢二分,當屬一種“福建官局造”銀幣銅質樣幣或試機打樣幣。

          諸譜在銀幣圖錄中所載“福建官局造庫平七錢二分銀幣”圖樣與此龍圖有別,圖樣造像一般都具有單一性,此品似為未被選中之樣,更奇的是此龍圖上方英文卻標有“YU—NAN—PROVINCE”(云南省造),此龍是銀幣老版“云南龍”而非“福建龍”,與幣面“福建官局造”對照,顯然是錯版。是疏忽還是戲鑄?或是民間私造、臆造銀幣的一種銅質打樣?鑄幣史料缺失,難以查考。不過,無論是前者或是后者,歷來少見,經百年滄桑,能幸存下來,更是鳳毛麟角。此幣“開門見山”,有傳世色澤,銅色熟舊,包漿自然、老道,有些年頭了,目下僅見,實屬一件彌足珍貴的貨幣文物。

          作者:徐長林 來源:收藏快報

        更多郵幣卡資訊、行情!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集幣在線官方微信(jibizx)。
        中國集幣在線

        延伸閱讀

        分享到:

        交易頻道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廣告服務 | 委托買賣 | 意見建議 | 友情鏈接 | 網站導航
        Copyright © 2000 - 2011 JiB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集幣在線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