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錢幣文化的重彩 新莽幣金錯刀《一刀平五千》

        新浪收藏 18-03-26 13:47:03 中國集幣在線 發表評論

          新朝(公元9年-公元23年),帝王莽,西漢元帝王皇后的侄子。

          新莽錢幣是王莽當政后,為了削弱漢朝舊族勢力,以及

          對百姓的財富掠奪,他以‘托古改制’為名進行了一系列的幣制改革。由于幣制復雜混亂,導致民間交易很不順暢。并且每次改制的錢幣大小不斷縮小,價卻越來越高,實質上剝削了普通民眾的財富。幣制改革的失敗也是新朝迅速滅亡的原因之一。盡管王莽的改革是失敗的,但他所發行的一系列錢幣卻是古錢史上的精品。貨幣多采用懸針篆的字體,制作十分精美。

          “金錯刀”又稱“一刀平五千”,是兩千年前王莽“新朝”更鑄的一種貨幣,因錢幣有“錯金”二字,故又稱“金錯刀”。

          西漢末年,王莽篡位稱帝,改國號新,王莽稱帝期間,幣制很亂,樣式奇特,品種繁多,鑄錢用材有金、銀、銅、貝、龜、皮等,王莽稱帝后,最先鑄造的錢幣就是金錯刀“一刀平五千”、“契刀五百”等。王莽居攝二年始鑄,青銅質,金錯刀錢在當時規定一枚當五銖錢,五千枚,二枚便可兌換黃金一斤,當時王莽“禁列侯以下不得挾黃金”。王莽鑄金錯刀,主要目地是搜刮民間黃金。后來,王莽突然醒悟過來,發現金錯刀名字也不吉利,因為這“錢”字“銖”字均都有“金”旁,于是便改革 錢制,鑄“貨泉”,在他推行的二次幣改時,就把帶金帶“刀”的金錯刀“一刀平五千”、“契刀五百”和五銖錢全部廢除了,新朝的大肆改革幣制,創鑄新的幣種,沒能起到王莽的預期目的,反而造成了更大的通貨膨脹,激化了社會階級矛盾,使他的政治野心中途夭折,留下了千古臭名,王莽的政權敗亡與他多次的幣政有著直接的關系,導致王莽政權倒臺的幣制,卻成了我國錢幣史留下了一筆不朽的財富,莽錢以其深厚質樸的篆書之意與厚重篤實的錢體渾然一體留有“錢絕”之譽,金錯刀鑄造十分精致工整,但“金錯刀”和新王朝一樣短命,很快退出了歷史舞臺。因鑄量少,流通時間短,所以,傳世不多,珍貴。

          王莽所鑄之金錯刀,在歷代泉界名聲卓著。泉家以有無金錯刀作為收藏泉品水平的標準,以致古代文人雅士也為金錯刀寫下了不少贊美之詞,東漢大文學家、科學家張衡,他的《四愁詩》中有“美人贈我金錯刀,何以報之美瓊瑤”。唐代大詩人杜甫也有詩贊美其“金錯囊徒馨,銀壺酒易賒”。又如:宋朝錢昭度詩文“荷揮萬朵玉如意,蟬弄一聲金錯刀”令人聯想翩翩,心潮涌動……王莽“新政”錢幣文字的“韭葉篆”“懸針篆”在收藏家那里,在漢字發展史上更是不斷演繹著一段段的佳話。放眼回看歷史,金錯刀不僅依舊閃爍著金色的光芒。 

          上面圖新莽幣金錯刀之《一刀平五千》,此金錯刀老生坑,錢體厚重有加,制作精良,錢文流暢,錯金歷經滄桑,依然金光閃閃。刀長73毫米,厚6毫米,重34克。

          上圖新莽幣金錯刀之《一刀平五千》,此金錯刀生坑,藍綠美繡,錢體制作精良,一刀二字錯金被摳掉,到也仍有看不到瞳仁的夢娜麗薩之美。刀長73毫米,厚2、6毫米,重19、2克

          上圖新莽幣金錯刀《一刀平五千》,兩枚放置一塊像是一對母子。

          作者:山嵐溪韻

        更多郵幣卡資訊、行情!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集幣在線官方微信(jibizx)。
        中國集幣在線

        延伸閱讀

        分享到:

        交易頻道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廣告服務 | 委托買賣 | 意見建議 | 友情鏈接 | 網站導航
        Copyright © 2000 - 2011 JiB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集幣在線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