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特的干支紀年紅錢

        17-04-13 13:50:27 中國集幣在線 發表評論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圖1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圖2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圖3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圖4

        ■福建福州 葉真銘
          清代新疆地區鑄造使用的新疆紅錢別具一格,錢文樸拙,種類繁多,版別復雜,具有濃郁的民族和地區特色,備受廣大錢幣收藏愛好者青睞。新疆紅錢還有不少空前絕后的“創舉”。如清代光緒年間新疆鑄錢局鑄造了以“帝王年號+干支紀年”作為錢文的流通紅錢,這在清代錢幣鑄造史,甚至在中國二千多年方孔圓錢鑄造史上都是絕無僅有的獨創之舉。

          我國古代圓形方孔錢的命名大致經歷兩個階段:一是以重量名錢的銖兩錢制階段。唐以前的錢幣大多以重量作為名稱,如“半兩”“五銖”“四銖”等,強調鑄幣材質本身的價值;二是以通寶、元寶、重寶相稱的通寶錢制階段。唐代鑄行的“開元通寶”錢首次以“通寶”兩字名錢,使貨幣的名稱與重量相分離,開創了通寶錢制。通寶錢制一直沿用至清末,一千余年間鑄行的錢幣大部分是以帝王年號+通寶(元寶或重寶)作為錢幣名稱。光緒年間新疆庫車鑄錢局為迪化寶新鑄錢局代鑄錢幣,打破了自唐代“開元通寶”以來沿用千余年以“通寶”名錢的鑄錢傳統,獨創了以干支紀年文字代替“通寶”二字作為錢文的錢幣,鑄造了“光緒丁未”和“光緒戊申”背“新十”兩種小平紅錢,這是對歷代圓形方孔錢命名方式一次大膽的改革創新。

          干支紀年是我國古代常用的傳統紀年方法。干支紀年據說出自黃帝時代,萌芽于西漢,始行于王莽,通行于東漢后期。漢章帝元和二年(85),朝廷下令在全國推行干支紀年。干支紀年法是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和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按照順序組合起來進行紀年的方法。如甲子、乙丑等,可配成六十組,通稱為“六十甲子”,用來表示年歷,六十年后周而復始,循環不已。干支紀年文字很早就在我國古代錢幣上出現。如先秦時期周王畿與韓、趙、魏、燕等國鑄造的布幣上就出現有“丙”“卯”“午”等干支文字。金世宗完顏雍鑄造的“大定通寶”錢,其背面出現有“申”“酉”等干支紀年文字。元順帝至正年間,鑄造有至正通寶錢,背面鑄有八思巴文(蒙古文字)地支文字“寅”“卯”“辰”者,用以紀年。清代康熙年間福建省鑄錢局鑄造有“康熙通寶”生辰錢向皇帝進呈祝壽,錢背除鑄有滿漢文“福”字外,還在錢穿上方多鑄一個代表生肖的地支文字,如“巳”“子”“寅”字等,共鑄行十種,發行量極少,迄今罕見。這些錢幣上的干支文字皆出現于錢幣背面,用以紀年,不是作為錢幣名稱。元代雖然出現了以干支作為錢文的錢幣,如“至順壬申”等,但都是用于寺廟香殿使用的供養錢,不是正式流通行用錢。以干支作為錢文、正式流通使用的圓形方孔錢幣,唯有新疆“光緒丁未”和“光緒戊申”紅錢。

          “光緒丁未”紅錢,錢徑25毫米左右,重4克左右,紅銅質。面文“光緒丁未”四漢字,楷書對讀(圖1);背面穿左滿文“寶”、穿右滿文“庫”,穿上下有漢文“新十”二字(圖2)。錢幣文字較為粗壯樸拙,正背面穿緣均不規整,鑄造不精。這是光緒三十三年(即丁未年,1907年)新疆庫車鑄錢局為迪化寶新鑄錢局代鑄的光緒本朝錢幣。著名新疆紅錢收藏家杜堅毅編著的《新疆紅錢大全圖說》中還收錄有一種背穿左滿文“寶”、穿右滿文“新”字的“光緒丁未”背“新十”紅錢,非常稀少,難得一見。

          “光緒戊申”紅錢,錢徑25毫米左右,重5克左右,紅銅質。面文“光緒戊申”,楷書對讀(圖3);背面穿左、右為滿文“寶”、“庫”,穿上下漢文“新十”(圖4)。錢幣文字樸拙,正背面穿緣均不規整,鑄造較為厚重粗糙,有出現文字移位、疊鑄的現象。這是光緒三十四年(即戊申年,1908年)新疆庫車鑄錢局代迪化寶新鑄錢局鑄造的錢幣。“光緒丁未”和“光緒戊申”紅錢,都只鑄造一年時間,因此鑄造數量都不多。

          光緒丁未年、戊申年,是清代光緒皇帝在位的最后兩年。在中國二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統治即將終結、盛行二千多年的圓形方孔錢行將消亡的時候,出現了“光緒丁未”和“光緒戊申”紅錢,盡管它們鑄造得比較粗糙,但獨創了集帝王年號、干支、鑄造錢局、紀值等多種信息于一錢的先例,別樹一幟,令人耳目一新,為“夕陽西下”的圓形方孔錢抹上了一縷耀眼的“余暉”。“光緒丁未”和“光緒戊申”紅錢以其獨特的歷史文物價值,受到廣大錢幣收藏愛好者的喜愛和追捧。目前“光緒丁未”和“光緒戊申”紅錢一對,好品相好字口的市場價格在人民幣450元左右。

        來源:收藏快報

        更多郵幣卡資訊、行情!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集幣在線官方微信(jibizx)。
        中國集幣在線

        延伸閱讀

        分享到:

        交易頻道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廣告服務 | 委托買賣 | 意見建議 | 友情鏈接 | 網站導航
        Copyright © 2000 - 2011 JiB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集幣在線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