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者:如皋陳建平


前面,品泉閣給大家展示了珍貴的遙攆漢國背漢國、遙攆漢國背當五、遙攆漢國背元、遙攆漢國背當百、遙攆漢國背上京大錢,現在所展示的這枚遙攆漢國背漢國大錢(2),極其珍罕,典型的東北凍土坑,直徑57mm,厚約4mm。品泉閣陳建平歡迎泉友品鑒。
這套古錢幣,從背漢國、背元、背當五、當十、當百、當千、背直萬到背上京,乃至直拾通行、折千通直、直萬通權,是一個完整的系列。同時,背上京錢幣出世意義重大,將刷新人們對遙輦錢鑄主的看法。上京為遼太祖耶律阿保機于神冊三年(918)開始興筑,初名皇都,天顯元年(926)擴建,天顯十三年(938)改稱上京,是遼圣宗以前的統治中心,為遼代五京之首。所以,遙攆漢國背上京錢幣說明,至少在圣宗時期,仍然在鑄造遙輦錢幣。
遙輦氏是契丹歷史上第二個重要氏族,它繼大賀氏之后,統治契丹一百七十多年,使夾在周邊大國強國中間艱難生存的相對弱小的契丹,走上了興盛富強之路。雖然勝利果實最終被耶律氏篡奪,但遙輦氏為 契丹做出的卓絕貢獻,卻是任何人也抹煞不了的!斑b攆漢國”光背大銅錢和“漢國”折值錢的橫空出世,撥開了契丹史遙輦氏統治時期研究的層層迷霧,使很多歷史疑案得到了澄清,為還原這段空白史提供了可能。--裴元博
如皋品泉閣主藏品——遙攆漢國背漢國大錢,直徑57mm,東北坑
這套遙攆漢國的古錢幣橫空出世,對我不僅是啟示,簡直是震撼!我在去東北生活以前,習慣了古錢幣的各種南方典型的坑口銹色,尤其是像傻瓜般玩那些土得掉渣、新得刺眼的黃亮的皇阿瑪小平錢,過著坐井觀天的日子。那時,以為古錢幣泉譜是圣經,以為那些老專家的定論都是不能質疑的。在那些可憐的日子里,只要看見那些奇怪銹色的遼金錢,我就對其千方百計地挖苦譏笑諷刺,甚至在網絡里和一些泉友結了很多口水仇怨。
但是,在東北三省生活工作的800多天,在我數次親自從幾個工地挖出了那種南方人看起來特別假、但卻是如假包換的真品北坑銹古錢幣以后,終于知道了古錢幣銹色的區域差別是如此明顯,終于知道東北地域的廣大和文化的博大精深并不亞于中原地區,終于知道兩宋期間被金兵掠奪了多少金銀財寶和錢幣到大北方,終于知道為什么在北方有那么多泉譜上沒有的古錢幣。。。
通過對遼金錢的收藏研究,通過考察紅山文化遺址和收藏紅山文化遺珍,我才知道,長城以北的一大片,真的是南方人絕對絕對無法想象的遼闊廣大,也是普通南方人絕對絕對無法從別人的口述和各種書本里無法完全深入了解的。因此,我也徹底認識了之前的淺薄無知。。。。但是,又有多少人有這種機會去認識、接受,并且反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