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農民起義軍首領張獻忠所鑄的錢幣。1644年11月,張獻忠率領的農民軍攻克成都,稱西王,建立了大西政權,以成都為西京,年號‘大順’,鑄造有大順通寶。大順錢制作非常精美,銅色金黃,多闊緣大樣,所見有光背、背工、背戶三個品種。
據史料記載:清代嘉慶年間文獻《蜀碧》有云:‘賊(指張獻忠)設鑄局,取藩府所蓄古鼎、玩器及城內外寺院銅像,熔液為錢。其文曰‘大順通寶’。令民間家懸順民號帖,以大順新錢,釘之帽頂。諸神像首百煉不化,賊盡棄之。后本朝成都知府冀應熊拾而埋之北關外,題其碣曰‘佛冢’。賊錢肉色光潤精致,不類常銅。至今得者,作婦女簪花,不減赤金。’。
大西大順二年(1646年),張獻忠在率大西軍主力于西充鳳凰山抗清作戰中犧牲,大西國在成都的政權覆滅,川鑄大順通寶乃罷。明末張獻忠據守川地不長,鑄行大順通寶亦不過一年有余。且處于滿清、明及大順軍夾擊態勢中。流通不暢,故今所見多為四川成都附近出土。加之,后來滿清更視之為‘偽錢’、‘反錢’,命令禁止舊錢流通,大順通寶更是在熔銷之列。所以大順錢總的存世量是不多的。
今發自藏一品:
直徑:25.6-26mm(有拔模斜度);厚:5.5mm;材質:紫銅。
請各位泉友鑒賞指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