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朝通寶”背一分(圖) |
發布日期:08-08-08 15:28:51 作者:宋康年 新聞來源:收藏拍賣導報 新聞點擊: |
該錢青銅質地,包漿甚好,圓形,方孔,闊緣,直徑4.5厘米,穿徑1.4厘米,厚0.3厘米,錢文帶篆隸體,“興朝通寶”四字較大,緊連穿廓,很有特色。諸錢譜中極為少見。背面方孔上下端有直讀“壹分”二字,“分”字上端“八”字的撇捺顯得特別長,下端“刀”字較小,有極不協調之感。同時該錢形體較大,頭重腳輕,較為少見。 孫可望,本名可旺,明末將領,陜西米脂人,初為張獻忠義軍,被收為張的義子。順治三年(1646年)與李定國率領大西軍全部入貴州、云南,擁護南明永歷帝反清,建立西南抗清基地。次年,與李定國等共稱王,他為國主,年號興朝,同時鑄行“興朝通寶”錢幣。 該幣分三等,即光背的小錢,背文五厘錢和背文一分錢。后來由于孫可望的個人野心滋長,嫉妒李定國之功,企圖殺害李定國,被李發覺,反被李所擊敗,孫可望這時便降清。 這枚“興朝通寶”背一分錢的鑄行,由于孫可望建立的政權時間很短,而鑄造的數量也不是很多,流通時間不長,傳世自然也不會太多,故不易獲得,較為珍稀。 |
上一篇:乾隆安南之戰和乾隆背安南錢 |
下一篇:朱元璋與大中通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