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幣“隱者”——“造反錢” |
發布日期:12-07-17 08:15:01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海門日報 作者: |
獻忠在成都稱帝,國號“大西”,鑄造“大順通寶”銅錢,并鑄“西王賞功”金、銀、銅紀念幣,分賞有功將士。其中“西王賞功”錢存世珍罕,存世不足十枚,分別為2金、4銀、3銅。金錢字體渾樸,筆畫挺拔,制作精美,直徑49毫米,穿徑11毫米,金燦如新,光彩奪目,華美富麗,現藏于上海博物館中國歷代錢幣館。近年出版的《簡明錢幣辭典》、《中國古錢譜》、《古錢新典》、《中國古錢目錄》等錢幣書籍,均將“西王賞功”列為珍品,其金錢、銀錢、銅錢身價分別為:無定價、15萬和5萬元。 明末還有位農民起義軍領袖也曾立國鑄幣:張獻忠養子孫可望在昆明鑄“興朝通寶”,字體楷書,有小平錢、折五錢、折十錢三種,小平背面穿下有“工”字,折五背面有“王”字,穿下有“厘”字,折十背面上有“壹”字,穿下有“分”字。 清咸豐年間,洪秀全起義金田,建號“太平天國”,鑄幣“太平通寶”和“太平圣寶”。“太平圣寶”鎏銀,正面為楷書“太平圣寶”四字,背面為“天國”二字,制作精美。太平天國改“國”為“囯”,所以錢幣中“天國”的“國”字也隨之改為“囯”意為“國中之王”。 清代晚期,貴州張保山領導的農民起義軍于1864年稱帝,國號“嗣統”,鑄幣“嗣統通寶”銅錢。此幣黃銅質,寬緣光背。細分版別有隱起文、平頭嗣、低司嗣、短劃統、中劃、長劃通之分。 “造反錢”在古幣收藏中極其珍貴:一是因為大多數農民起義軍建立的政權維持時間不長,有的甚至是曇花一現,因此“造反錢”發行不多,流通時間短;二是因為起義軍政權被****后,其銅幣便淪為“附逆之幣”而遭到“海內傾剿”式的“封殺”,存世極少。因此,從“物以稀為貴”的角度出發,“造反錢”的收藏絕對屬于“冷門”,其高昂的身價決定了其收藏空間廣闊,收藏前景樂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