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_JiBi.Net>>錢幣報道>>古泉園地>>珍品賞析>>正文
         
        于闐馬錢融合四地錢幣
        發布日期:11-06-24 08:42:09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中國商報 作者:周泰宇
        圖中這枚漢代于闐(今新疆和田)的馬錢,直徑2厘米,厚0.1厘米,重4.9克,紅銅打制而成,至今已熟透。正面中央為一右側立馬,周圈內為古印度亻去盧文,譯為“大王”或“眾王之王”。時鐘11點處有一半圓形戳記銘文,譯為“于闐王秋實”。背面中央為一桃花心,周圍依稀可見“廿、四、銖”漢代小篆文,尤以“銖”字最清晰,其完整的小篆文應為“重廿四銖銅錢”。
          于闐馬錢打制出四地錢幣的特征,這在中國貨幣史乃至世界貨幣史上都是罕見的。該錢以希臘貨幣德拉克麥與四德拉克麥為祖型,用打壓法制造,融大月氏(今新疆)貴霜馬錢樣式、古西北印度錢幣上的亻去盧文以及漢代五銖小篆文為一錢,以中國衡制銖作為貨幣單位,目的是使漢亻去二體于闐馬錢可以與人們熟識的漢五銖錢共同使用。或許當時中國經濟力量在這一地區占據的優勢,成了于闐統治者決定其貨幣單位的主要因素。
          于闐馬錢,據《魏書·西域傳》記載,為于闐王秋仁于公元175年至200年在位時制造的。于闐居于新疆克拉瑪干大沙漠的南端,是塊氣候宜人、物產豐富的綠洲,為我國西漢時期的城邦之國,是古絲綢之路重要的商貿交流的必經驛站。張騫出使西域,從大月氏(今新疆伊犁河流域)回來時就經過于闐。
          東漢明帝永平年間(公元65年至73年),該國兼并了蔥嶺以南13個小國而稱雄南疆,而后并歸中國。同時,于闐與古西北印度地區也有著密切的商業聯系。公元107年,中國軍隊撤出這一地區后,由大月氏(貴霜)控制著于闐。經考古發現,貴霜錢幣曾在此大量流通。于闐與中國漢代、西北印度地區以及貴霜地區的這種密切商業聯系,刺激著于闐王著手打造一種本地的貨幣,于闐馬錢上打制的這四個地區的錢幣特征,便是當時于闐地區商貿交流的最好見證物。
          “和田馬錢”是中國古代少數民族所發行的貨幣。該錢是清末民國初時期常來內地經商的新疆駱駝幫留下來的,由英國探險家道格拉斯·福賽斯于民國初年在新疆首次發現并公布于眾而蜚聲海內外。可惜的是,目前這種錢大都為英國、印度、日本、俄羅斯等國的博物館收藏,留在我國的極為少見。

        精彩圖片
        6月22日集幣視點(集幣
        倫敦奧運幣開始在我國
        特別推薦
        ·倫敦奧運幣開始在我國發售
        ·央行發行建黨90周年和2011賀歲紀念幣
        ·精粹:天涯布衣話錢幣收藏
        ·央行發行京滬高鐵熊貓加字金銀幣
        ·收益跑贏道瓊斯紅酒成投資新寵
        ·憂郁沉穩藍色 演繹別樣夏天
        ·頻現高價 多款稀有古董車覓得新主
        ·筆墨極品 萬寶龍的書寫世界
        ·格蘭菲迪限定版 威士忌新喝法
        ·2011巴塞爾表展腕表設計趨勢
        交易頻道
        相關新聞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廣告服務 | 委托買賣 | 意見建議 | 友情鏈接 | 網站導航
        Copyright © 2000 - 2008 JiB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集幣在線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