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花崗紀念幣見證了百年前的風云 |
發(fā)布日期:11-10-11 08:49:59 泉友社區(qū) 新聞來源:寧波晚報 作者:邊城雨 |
![]() 前天上午,家住象山丹城文峰小區(qū)的王原和記者取得聯(lián)系,說他珍藏著一枚紀念黃花崗起義死難志士的“黃花崗紀念幣”。據(jù)他了解,該紀念幣存世很少,現(xiàn)已很難在錢幣市場上找到。王原說,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100周年紀念日,他想把這枚具有特殊紀念意義的錢幣介紹給讀者。 昨天上午,記者看到了王原手中的這枚紀念幣。紀念幣為銀質(zhì),面值二角,幣邊有齒紋。紀念幣正面圖案為黃花崗72烈士墓,上方從右到左排列有“黃花崗紀念幣”六字;背面中心圓內(nèi)印有面額數(shù)字“20”,中環(huán)為十二角星圖,外環(huán)上刻有“中華民國二十年福建省造”的字樣,下刻“每五枚當一圓”。經(jīng)測量,該枚紀念幣直徑23毫米,厚1.8毫米,重5.5克。 王原告訴記者,他是浙江省錢幣學會會員,也是象山縣錢幣學會組建者之一。他收藏錢幣已近30年,藏有錢幣上萬枚。20多年前他到上海出差,在逛文物商店時偶然發(fā)現(xiàn)了這枚紀念幣。當時這枚紀念幣標價50元。收藏錢幣多年的他,此前還未看到過早期紀念辛亥革命的紀念幣,且該幣制作精美,他便掏出當時大半個月的工資買下了它,一直收藏至今。 據(jù)王原考證,黃花崗72烈士中,福建人有19人。福建造幣廠為紀念黃花崗72烈士,于民國十七年(1928年)、民國二十年(1931年)、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先后3次發(fā)行了紀念銀幣,面值分壹角和貳角兩種。 “黃花崗紀念幣是中國錢幣史上惟一一種以烈士陵園為正面圖案的錢幣,該紀念幣鑄工精湛、設計和諧、圖案精美、含銀量高。這種銀幣,曾在福建省流通多年。歷經(jīng)歲月滄桑,這批紀念幣存世極少,因此有很高的文史價值。”王原說。 鏈接 黃花崗七十二烈士 1911年4月27日,同盟會領導人黃興率120余名敢死隊員直撲兩廣總督署,發(fā)動了同盟會的第十次武裝起義。起義失敗后,黃興化裝脫險,林覺民、方洞聲、林文等壯烈犧牲。同盟會會員潘達微,冒殺身滅門的危險,收殮死難者遺骸72具,合葬于城郊“紅花崗”。 葬后潘達微還以《諮議局前新鬼錄,黃花崗上黨人牌》為題,將安葬烈士情況在報紙上作了報道。他認為,“紅花”不及“黃花”二字雄渾優(yōu)美,故在報道中將原“紅花崗”易名為“黃花崗”,此后該名一直沿用至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