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世同調——大定通寶

        16-10-20 09:37:05 中國集幣在線 發表評論

        圖1

        圖2

        ■安徽安慶 陳璟

          金朝(1115—1234)是中國古代的少數民族政權。公元1114年,金太祖完顏旻(完顏阿骨打)統一女真諸部后,于翌年在會寧府(今黑龍江阿城)建都立國,國號“大金”。并于1125年滅遼朝,兩年后再滅北宋。貞元元年(1153),海陵王完顏亮遷都中都(今北京)。由于早期女真族沒有文字以至于文化方面非常沒落,在征伐的過程中女真人接觸到先進漢文化,并慢慢地開始吸收漢文化文字、禮儀、藝術、營造等等諸多方面,金世宗、金章宗統治時期,金國政治、經濟、文化達到巔峰,對金朝中期占有相當的重要地位。

          金世宗完顏雍(1123—1189),字彥舉,金朝第五位皇帝,金太祖完顏阿骨打之孫,母貞懿皇后李氏,1161—1189年在位,年號“大定”。海陵王完顏亮征宋時為東京(遼陽)留守,后被擁立為帝。金世宗停止侵宋戰爭,勵精圖治,部分革除海陵王統治時期的弊政。完顏雍十分樸素,不穿絲織龍袍,使金國國庫充盈,農民過上相對富裕的日子,天下小康。實現“大定之治”的局面,為其孫金章宗明昌之治的鼎盛時期定下了基礎,金世宗也因此被稱為“小堯舜”。完顏雍統治時停止了海陵王時期的厲行漢化,推行了溫和的“女真為本”的民族政策,在采用漢制的基礎上積極發起“女真文化復興運動”,在降低漢族人民地位的同時提高女真部族的待遇,因此民族矛盾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大定二十九年(1189),完顏雍駕崩,終年67歲,謚號光天興運文德武功圣明仁孝皇帝,廟號世宗,葬于興陵。

          圖1所示之大定通寶為上海博物館收藏,傳世品,旋讀,直徑35.68毫米,標準折十大錢,光背,包漿溫潤,銅質優良,體態渾厚,制作精美。將此錢與圖2所示這枚行用大定通寶小平錢相比發現,其字體異于尋常品,大定通寶四字楷書,筆畫粗獷、拙樸。“大定通寶”與唐開元、宋大觀錢相比,文字秀美,規格嚴謹更勝一籌,體現了中華民族的美學意識。這和金代造錢善于汲取歷代特別是宋錢精華以及君臣熱愛文化藝術密切有關。“大定通寶”對后世各代錢幣制造產生的影響極為深遠。例如:元代的“至大通寶”、“至元通寶”、“至正通寶”文字酷肖“大定”。元末起義軍“大義通寶”、“天定通寶”亦以效尤。明初的“大中通寶”“洪武通寶”都以大定為楷模。“永樂通寶”更近似,可謂影響至深至遠。大定通寶有小平、折二兩種,折二鑄量極少。有錢色灰白者人說摻銀,實為白銅錢。闊緣大樣極罕,以背無文字者居多。有背“申”、“酉”多種版式。史載金大定十九年始鑄“大定通寶”,申、酉為地支紀年,應屬大定二十八、二十九年即戊申、己酉年,此外并無其他地支。有人釋做申酉在五行中屬“金”,紀文祈福國祚祥瑞。

          《馬定祥批注:歷代古錢圖說》云:“泰和(金章宗鑄幣)制作不精整者,大多元鑄。”馬定祥雖然未載是品大定通寶,然與元鑄泰和錢相比較,可以基本確定二者皆屬同一時期的鑄錢。現已發現的元代后鑄的錢幣除泰和錢外,還有開元通寶、大觀通寶、崇寧通寶等,皆以折十大錢為主。關于元代后鑄前朝錢幣泉界存在著多種說法,有寺廟供養錢之說、有懷古之說等,具體用途還有待于新的考證與研究。

        來源:收藏快報 安徽安慶 陳璟

        更多郵幣卡資訊、行情!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集幣在線官方微信(jibizx)。
        中國集幣在線

        延伸閱讀

        分享到:

        交易頻道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廣告服務 | 委托買賣 | 意見建議 | 友情鏈接 | 網站導航
        Copyright © 2000 - 2011 JiB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集幣在線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