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山泉聲
伯明翰造幣廠原名喜敦工廠,是羅夫喜敦(1755—1832年) 于1794年在英國伯明翰郡所創辦的。1888年,時任兩廣總督的張 之洞所籌劃的廣東錢局,從伯明翰造幣廠訂購了制銀圓用的印花機 4臺,制銅元用印花機86臺,合計90臺。廣東錢局在伯明翰造幣廠 的協助下,辦得十分成功,所鑄錢幣備受國人歡迎,雙方合作也非 常愉快。于是,湖北、江蘇、湖南、陜西、北京、浙江、安徽等省 紛紛跟進,全國各省造幣設備竟有三分之一購自該廠。
20世紀 70年代,伯明翰造幣廠因擴展業務需要資金,將檔
案室中留置的各國樣幣的復品出售籌款,有數套因而流入市場,
為藏家所得,品相均十分精美。另外出現在市場上的,還有其 它形式的試樣幣,從雕刻師的工作坊流出,都非常精美,非常 罕見。

近代機制銀元因清末各省自立鑄幣而品種豐富。晚清時期浙江、 湖南、江南、廣東、陜西五省,皆托付英國伯明翰喜敦造幣廠鑄模 并供應造幣機器。模具完畢后,于英國制成少數樣幣,藏界習稱為 “喜敦廠五大樣幣”。這些樣幣,出自名門,因鑄工精良,品相俊 美,深受泉界朋友的喜愛。今略作介紹,并加配實物圖片,以饗同 好!
一、1890年廣東省造光緒元寶庫平七錢三分(反版),是我國第 一枚龍洋。因其重量、版式不符合清政府和市場的要求而停 鑄,存世僅有少數樣幣。

二、1896年無編年江南省造光緒元寶庫平七錢二分銀元樣幣, 俗稱“老江南”,由設置在南京的“江南鑄造銀幣制錢總 局”(即南京造幣廠) 托付英國伯明翰喜敦造幣廠制模并試 鑄。可謂十九世紀伯明翰喜敦造幣廠鑄幣技術之榜樣。

三、1897年(光緒二十三年)6月21日,湖南巡撫陳寶箴奏請試鑄銀 元。獲準后,他向英國希頓父子造幣公司定購了一批造幣設 備和全套 ‘光緒元寶’ 鋼模,并隨即在英國希頓造幣廠試鑄了 湖南省造光緒元寶庫平七錢二分樣幣若干。

四、1898年陜西省造光緒元寶庫平七錢二分銀元樣幣,英國伯明 翰喜敦造幣廠試鑄。此版銀幣,圖案雕刻精湛,鑄工精美絕倫。 未發行,存世屈指可數,屬清代龍銀中最為珍罕的品種。

五、1902年浙江省造光緒元寶庫平七錢二分銀元樣幣,俗稱“浙 江楷書”,英國伯明翰造幣廠試鑄。該幣圖案雕刻精湛,鑄 工極盡精巧,位列于《中國近代機制銀幣新序列》之大十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