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獻忠藏寶傳奇:一夜暴富的普照寺

        北京日報 16-01-13 11:24:05 中國集幣在線 發表評論

          在民間,張獻忠藏寶的傳奇還有許多版本,這里我們來介紹其中最有戲劇性的一個。

          據傳說,在大西國滅亡的前幾年,張獻忠最為倚重的義子張可旺率兵進駐灌縣,并在民間搜羅了300名石匠到大觀鎮境內的青峰山采石。奇怪的是,張可旺監督石匠采石,卻并未運出山,也未在山中修建任何建筑物或用于鋪路。采石半年,卻連300名石匠也未見走出山來,消失在青峰山中。

          有人提出了一種解釋,張可旺可能奉張獻忠密令,在青峰山以采石為掩護,秘密挖掘山洞或修建地宮,用來藏寶,因為根據時局的發展,大西國政權已岌岌可危,轉移財寶是情理之中的事。大概張獻忠也料到如果清軍滅掉了大西國,再要復辟是十分困難的事,作長期打算,必須埋藏財寶,以便將來之需。開采出的石材或者用來修了地宮,或者砌了山洞,也有可能掩藏在某處山坳。而采石的工匠,則全部殺害滅口。

          與此相聯系的另一則傳說是普照寺暴富的故事。普照寺是坐落在青城山大觀鎮境內的著名佛教寺院,最早建寺的年代已無從考察,只知原寺明末毀于戰火。清代光緒年間,都江堰貢生高履和曾在《普照寺源流記》中說:“寺歷數朝,世有傳人,明末火于獻。”明確指出普照寺是被張獻忠焚毀的。

          清代康熙年間普照寺開始恢復,是一座僅占地半畝的簡易小廟。乾隆中期,約在1776年左右,普照寺開始擴建。道光年間,方丈鑒山在未向社會各界民眾化緣的情況下,突然大興土木,修成占地400畝,殿宇五重,與二十四諸天暗合的24個天井,與黃道周天同數的365間堂舍的宏偉大寺院。如果沒有數萬銀子,這么大的工程是很難建成的。按正規渠道的說法,是因為有神相助,而民間流傳的另一種說法是,當時普照寺有一個叫果時的小和尚,到與普照寺相鄰的雪山寺割豬草時,發現一處地方青草長得十分茂盛,而且今天割了第二天又很快長出來。此事被方丈知道了,心知有異,不事聲張,暗地組織寺內和尚挖掘,卻挖出一窖金銀!這才有了普照寺大興土木的資金來源。

          人們自然有了這樣的猜測,普照寺挖出的金銀,正是張可旺當年在青峰山留下的張獻忠“藏寶”!

          來源:北京日報

        更多郵幣卡資訊、行情!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集幣在線官方微信(jibizaixian)。
        中國集幣在線

        延伸閱讀

        分享到:

        交易頻道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廣告服務 | 委托買賣 | 意見建議 | 友情鏈接 | 網站導航
        Copyright © 2000 - 2011 JiB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集幣在線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