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3月27日訊“第九屆沈陽法庫國際白鶴節”27日在“中國白鶴之鄉法庫”拉開序幕,在法庫白鶴樓展廳,共同舉辦了遼、西夏、金、元四代古錢幣珍藏展,展出了近千枚珍貴錢幣。另外,展廳還展出了徐悲鴻名畫《馬云圖》真跡。
據介紹,有“大遼福地、宰相故里、白鶴之鄉、人文法庫”之稱的沈陽法庫,近年來大力發展以遼文化產業基地為依托的文化旅游產業,實施文化資源保護開發,蘊含遼文化元素的五龍山、巴爾虎山、遼墓群遺址等自然資源和歷史遺存。
本次展出的遼、西夏、金、元四代古錢幣,尤其是遼代古錢幣數量很少,據《遼史本紀》記載,遼代曾多次“禁行在市易布帛不中尺度者”,可見布帛在遼代是通行的等價物。
再者,遼境內鐵礦資源豐富,而銅材相對不足,因此也不具備較大規模鑄造本朝銅錢的條件。
雖然這樣,契丹族建立遼朝210多年間,自遼太祖“天贊”年號以后,除個別年號外,基本上每次改元都鑄有年號錢,遼錢數量雖少,但是品種豐富。這說明遼代統治者開鑄本朝的年號錢并非出于貨幣流通的考慮,而是將鑄造本朝年號錢視為一種改朝換代的標志,鑄造錢幣告示天下以此證明自己政權的“正統”地位,顯示了其與外邦抗爭的心理。
中國網記者在展廳現場看到,而與四代古錢幣一同展出的《馬云圖》真跡也是一大亮點,該名畫是徐悲鴻1942年于云南保山創作。
法庫縣旅游局局長楊秀凌對記者說,主辦方精心設計了名畫真假鑒別流程,讓非專業的游客也能看出其中門道。(秦逸 許寧 攝影/龍呤)
來源: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