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縣宋代錢窖挖了3天還有錢 |
發布日期:10-12-29 15:41:52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北京日報 作者: |
陜西渭南華縣咸林中學門前發現的宋代錢窖,經過連續3天的清理,仍然看不見錢窖的“底”,到底該錢窖中有多少銅錢仍是謎。 清理了3天還不見“底” 2010年12月22日上午,記者再次來到位于華縣咸林中學門前的宋代錢窖的發現地。巡警在現場已經拉起警戒線,禁止閑雜人等進入錢窖所在的建筑工地內。 由于大量銅錢被清理后運走,錢窖形成了一個高約一米,長寬超過兩米的大洞。一考古人員說,現在看來,錢窖的方向由原來的南北方向拐向西邊,到底錢窖有多深目前還難估計。 在清理銅錢的過程中,因錢窖頂部是咸林中學門前的道路,每有車輛行人通過,頂部土層都會掉落。出于安全考慮,參與清理銅錢的文物管理部門工作人員在錢窖中撐起木支架,防止出現塌方。雖然連續清理了3天,但目前仍然不知該錢窖到底有多深,也不知道該錢窖中藏有多少錢。 大量銅錢可能為官府所有 據《華縣縣志》介紹,古代華縣經濟曾經并不發達,一度出現過“華州市無商賈之肆”,市面只有“商販之貨”的蕭條局面。北宋初年,由于招撫流亡,鼓勵墾荒,興修水利,到了崇寧元年(1102年),華州5縣有94750戶,目前華縣所在地的鄭縣約有5萬人。但到了北宋末年,金兵入侵,戰亂頻繁,人口大減。靖康2年,華州人口已經減到了53800戶,比25年前的崇寧元年下降42%。金和南宋在華州一帶發生多次戰事,也幾經議和,華州也幾易其主。一位文管干部分析,該處錢窖應該為華州府衙的錢庫。可能由于戰亂等原因,將大量銅錢倒入地下后埋上封土。 各地文物販子蠢蠢欲動 據華縣縣委一干部介紹,發現這一巨大錢窖后,我省及山西等地的一些文物販子蠢蠢欲動,迅速趕到華縣四處打探消息。12月21日,華縣代縣長朱福俊趕赴考古現場,要求按照法律程序,盡快清理,加強保護,確保文物安全。隨即,華縣10多名民警進駐清理現場擔負安全工作,對清理現場日夜守衛。 華縣文物局一郝姓負責人稱,此事引起了省市文物局的重視,渭南市文物局派駐專家到華縣,現場指導挖掘工作。但這批銅錢的文物價值、數量等,只能等挖掘工作結束后,逐步整理鑒定后才能知道。 新聞背景 12月20日,數噸宋代古錢幣在華縣咸林中學門前一建筑工地施工過程中重見天日。該“錢窖”是不是當年華州府衙的錢庫,文物部門還需進一步考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