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建制也能鑄銀元 |
發布日期:06-10-26 14:53: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楊曉時 ...中國商報網站 (收藏拍賣導報2006年10月26日報道)清光緒年間,在廣東、湖北等許多省先后都辦起了造幣廠,鑄造有本省省名的光緒年號銀元,是名符其實的省造銀元。但惟獨當時已無江南省建制,而出現了“江南省造”的銀元,這原因何在呢? 據有關史料,在清順治三年(1646年)曾設立過江南省,治所在江寧府(今南京),康熙六年(1667年)撤銷江南省建制,分設安徽、江蘇兩省,設置江南省的時間只有21年。在光緒年間,江南省沒有了,但設有督察江蘇、安徽等省的兩江總督。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九月,時任兩江總督的劉坤一,以江蘇及周邊用銀元通行量大為由,奏請朝廷在江寧增設造幣廠,此事當即獲準。劉坤一迅速購機在江寧建廠。劉為了擴大江寧廠造銀元的流通區域,把江寧造幣廠定名為“江南造幣廠”,幣面沿用清初“江南省”省名,由此出現了已無江南省而鑄造“江南省造”的銀元。 “江南省造”銀元于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開鑄,其中壹圓銀幣,正面中央有“S”紋圈,圈內有“光緒元寶”4字,外圈上下為“江南省造”和紀重“庫平七錢二分”,左右分別為六瓣花星。背面中央為蟠龍,外圈為英文和花星。該年鑄的銀元沒有干支紀年,因它是江南廠第一年鑄造的銀元,故收藏界多稱它為“老江南”或“江南老龍”。第二年(光緒二十四年),幣面增加了干支紀年“戊戍”兩字。其后各年份都鑄干支紀年,依次為“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甲辰”、“乙巳”。即自光緒二十三年至光緒三十一年止,“江南省造”銀元,前后共鑄9個年份,其中有干支紀年的為8個年份。江南省造銀元含銀量都在90%或略強。壹圓幣正面除“S”紋圈外還有珠圈,背面有弦圈與無弦圈之別,龍形有眼珠凸或凹兩式,龍尾有平尾、翹尾之分,邊形有齒邊、光邊等。在文字上,每個字有多種筆劃差異,尤其是“戊戍”紀年中有少量誤鑄成“戌戊”,成了“江南省造”銀元中獨有的錯版幣。江南省造銀元,大都鑄造精良,成色較好,文圖流暢美觀,給收藏者、研究者留下了一個饒有趣味的專題。 |
上一篇:首次發現 鐵鑄西漢方孔錢幣 |
下一篇:與眾不同的遼代花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