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錢幣的錢幣――“義記金錢”的來龍去脈 |
發布日期:06-06-19 13:29: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信息來源:石獅日報 陳阿泉
不久,趙啟改用舊錢熔銅鑄造方孔圓錢“義記金錢”。“金”字頭部從“入”,以示入會之意,“義”頭從“八”,以示8兄弟重義守信之意。背文為兩方形連結圖,表示會員間永遠手拉手心連心,作為金錢會會員證明用(圖1)。入會者在繳納幾百文制錢后,就可領到一枚。由于貧苦農民、手工業者紛紛參加,很快即有會員幾千人。平陽縣令妄圖收買金錢會,把它改編成“團練”,趙啟將計就計,乘勢發展,到起義前夕,已擁有會員十余萬人。1861年,金錢會在浙江瑞安舉行武裝起義,在浙南、閩北與清朝地方統治者展開英勇斗爭,打仗時為區分敵我,作戰的會員均頭裹紅布,腰掛金錢,攻占一地后,手持金錢的入會者可以得到保護。金錢會最后被清廷鎮壓,趙啟也因叛徒告密于1862年6月被害。但作為當時金錢會會員證明用的義記金錢卻保留了下來,并成為現在錢幣愛好者搜求的目標。 義記金錢鑄期雖短,但由于各地會員采取就地分散鑄造,卻產生了多種版別。總體來講,錢徑大小在40—45毫米之間,重20 40克不等,青銅質。正面均為對讀“義記金錢”四字,背面左右是兩個方形連結圖。其中有一種版別的穿上鑄有“天”、“地”、“離”等文字(圖2),易經乾卦為天,坤卦為地,離卦為火,(會)代表太陽。三字暗喻:天地會,頂天立地,復興大明。這種比較特殊的金錢是分發給金錢會首領的金錢,留存至今的,都成了十分珍貴的歷史文物。 [align=right][color=#000066][此貼子已經被作者于2006-6-19 13:33:01編輯過][/color][/align] |
上一篇:花錢上的孝子圖 |
下一篇:何為“隱起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