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慶親政 花錢祝圣 |
發布日期:06-08-25 09:10: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泉 義 ...中國商報網站 (收藏拍賣導報2006年8月24日報道)曾在泉友的藏品中,見到一枚清代宮錢──奉先殿大型花錢,直徑60毫米,中穿9.5毫米,黃銅質地,表面一層黑色包漿,正面楷書“嘉慶萬年”,背面鑄有龍鳳圖案,龍鳳中間襯有祥云紋飾。 宮中花錢,一般認為是重大節日、皇帝誕辰壽日、婚娶生育作為宮內賞賜或送禮所用。 清仁宗嘉慶,乾隆之子。嘉慶元年(1796年)正月初一日,乾隆禪位,嘉慶登極,在位25年,享年61歲。乾隆歸政以后,仍以太上皇名義訓政。當時有兩個年號,宮內皇歷仍用“乾隆”年號,各省改用“嘉慶”年號,因此,這枚宮鑄的“嘉慶萬年”,只能在嘉慶四年(1799年)乾隆去世、嘉慶親政后所鑄。 壓勝錢、吉語錢等花錢,早在西漢時就鑄造過。這些花錢用途很廣,就是不能當作一般等價物在商品交換中流通使用。 錢局鑄大型吉語花錢,早在五代十國時期的后漢就鑄有周元通寶,背鑄二龍戲珠。 金代的大定通寶、明代的洪武通寶、正德通寶,都鑄造過背有龍鳳圖案的花錢。到了清代,順治皇帝登極或大婚時以及錢局開爐時,鑄造過大型(直徑71毫米)背龍鳳戲珠的紀念花錢。清代十位皇帝中,除雍正朝少有吉語花錢外,其他皇帝在位時,每逢佳節或國家慶典,都由錢局特鑄祝圣錢、吉語錢、洗兒錢、撒帳錢等作為向皇帝的獻禮,或皇帝把這些花錢做為禮物、獎品,賞賜給皇親國戚,有功大臣。 清代乾隆以前,所鑄宮錢多系龍鳳紋飾。乾隆以后,逐漸以文字代替了花紋,如“天子萬年”等吉語頌辭。 到了嘉慶朝,宮鑄開爐錢、祝圣錢多了起來。“嘉慶萬年”背鑄“三壽作朋”、“五世同堂”、“十全老人”等頌辭,當為嘉慶初年為太上皇帝乾隆所鑄。錢幣愛好者不能忽視民俗花錢,它是中國錢幣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
上一篇:歷史之見證文物之奇葩 中國錢幣之最 |
下一篇:一地制幣 多有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