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龍是中華民族的象征,中國人自稱是龍的傳人,我國鑄幣中有很多以龍為圖案的,清代后期,在眾多龍洋中,竟出現一條不中不西、怪誕離奇的“番鬼龍洋”,那就是清同治6年(公元1867年)上海工部局鑄造的“上海壹兩”銀幣(見圖)。
該幣正面鑄英國的皇冠和國徽,背面鑄一條盤龍,但龍頭與常見的中國龍飾大不相同。有如洋人面孔,實際上是英國慣用的獅子頭圖飾,獅面龍身,不中不西、不倫不類,稱其為“番鬼龍洋”頗合適。龍的外圈有中文“上海壹兩”四字。此幣樣公布后,上海一片嘩然,如此侮辱性設計,遭到清政府有識之士的反對和拒絕,最終未能正式鑄造發行。
被否定的“上海一兩”銀幣有如曇花一現,銷聲匿跡。由于它屬未正式鑄造的試鑄樣幣,存世極為稀少,備受錢幣收藏愛好者青睞。
來源:收藏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