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識泰和重寶背雙板花錢 |
發(fā)布日期:06-09-28 09:36: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梁學義 ...中國商報網站 (收藏拍賣導報2006年9月28日報道)北京報國寺泉友收藏一枚金代篆書折十泰和重寶,背鑄X形雙板狀文飾,直徑44毫米,錢文深峻,緣廓隆起,地章平整,生坑綠銹。縱觀泰和重寶此類花錢,圖案、版別較多。何林先生編著的《民俗錢圖說》載有26枚泰和重寶花錢。余榴良等4位先生編著的《中國花錢》一書也列有泰和重寶花錢多種。日本泉家今井貞吉在《古錢大全》(丙集)中也載有十多種泰和重寶花錢。各版本花錢圖錄中所載泰和花錢拓樣多有重復,但不重樣的花錢拓樣也有近30種之多。在已見到的拓圖中多數(shù)藏家認為,此形花錢是初見之品。 泰和重寶花錢,有一部分是金代所鑄。例如,金代鑄錢官爐鑄的開爐錢、鎮(zhèn)庫錢、宮內喜慶、賞賜用錢等。大部分是金代以后、明清兩代仰慕泰和重寶篆書古樸高雅,錢文大方,制作精良而制鑄成花錢,至民國時期均有后鑄。目前,錢幣市場上新仿鑄的大型古錢較多。其中一個品種就是泰和重寶,有新鑄造的贗品大泰和,作舊很好,能以假亂真,混雜在真品古幣中,古幣收藏者稍不留神極易受騙。 “泰和”是金章宗完顏王景于1201年改的第三個年號,此年號共用8年,章宗在位19年,于泰和8年(1208年)病逝,享年41歲。章宗統(tǒng)治時期,金朝進入經濟繁榮期。但到后期,通貨不斷膨脹,泰和四年(1204年),鑄造了通寶,有小平、折二、折三、當十4種,均為珍稀之品。只有篆書當十泰和重寶數(shù)量較多。金代有自己的文字,但錢幣都用漢文。金代鑄幣都很精美,他們可能掌握了唐、宋高超的鑄幣技術,鑄出的幣水平很高。就拿泰和重寶來說,廓細肉深,篆如玉筋。重寶鑄量雖大,但目前錢幣市場也難得一見,價格不菲。常能見到的泰和重寶花錢有花卉紋、銀錠紋、日月紋、犀角紋、龜鶴龍鳳紋等,都是福壽、婚祝等紀念花錢。今日介紹的背雙板文花錢,說不準其用意何為,敬請泉友指教。 |
上一篇:“重和通寶”對錢 |
下一篇:漢中發(fā)現(xiàn)明清漢江航運古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