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代前貝幣價值很高 |
發(fā)布日期:07-11-12 08:13: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中國最早的貨幣是一種由天然海貝加工而成的貝類貨幣,出土于河南殷墟婦好墓等地,年代為公元前19至前16世紀,距今約3500年以上。經(jīng)過加工的天然貝幣形體一面有槽齒,貝幣光潔美觀,小巧玲瓏,堅固耐磨,便于攜帶,這類海幣主要出產(chǎn)于我國的東海、南海等地海域,反映了商代商業(yè)交流的情況。 在商代中期以前貝幣價值很高,臣下若能獲得商王用貝幣的賞賜那可真是極大的榮耀。隨著當時商品經(jīng)濟的發(fā)展,天然貝幣漸漸出現(xiàn)了供不應求的局面,故在當時又出現(xiàn)了許多仿制貝幣,有石貝、骨貝、蚌貝、綠松貝等,這類貝幣形體都較小,其長度約1.2厘米至2.4厘米左右。在商代晚期又出現(xiàn)了銅質(zhì)貨幣,形制也仿海貝形式。銅貝出土于河南安陽和山西保德等地的商代晚期墓葬中,年代約為公元前14至前11世紀,銅貝堪稱是我國最早的金屬貨幣了,其中有一種表面包金的銅幣是作為大額貨幣使用的,現(xiàn)存世量極少。蚌貝因一出土就容易損壞,現(xiàn)保存完好的不多。 目前存世的普通天然貝幣大多呈乳白色,表面無光澤,由于天然貝幣出土很多,現(xiàn)基本上沒人作偽,而用其它材料所制的貝幣就有不少贗品了,集幣愛好者在收藏時應小心謹慎。在錢幣交易市場里,一枚天然貝幣的價格約10余元,石貝、骨貝的價格約20元至40元左右一枚,綠松貝和銅貝的價格要高許多,一些品相上好的銅貝要價上百元甚至更高。 |
上一篇:工藝達到古代鑄幣的巔峰 "莽錢"價值知多少 |
下一篇:老銀幣走俏幣市 欲收藏尚有竅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