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一鋤挖出千枚宋朝古幣 |
發布日期:12-02-24 08:26:36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海都網—海峽都市報 作者: |
古錢幣是在這個地上挖出來的 前日下午,泉州惠安紫山鎮壩下村67歲吳老太,從村里的一處宅基地挖出一個寶貝泥土疙瘩,里面裹滿了古錢幣。聞訊趕來的考古人員一看,錢幣是宋朝的,距今已有一千多年。 一鋤頭挖出“錢疙瘩” 昨日上午,在一座在建新房一側的斜坡上,記者看到,滾出“錢疙瘩”的地方是個50厘米見方的洞。吳老太說,“當時一鋤頭帶出個大疙瘩,我看著上面有一片一片的東西。我女兒用手一摳,里面全是古代的銅板!币煌荒嗤凉,除了錢幣還有不少筒瓦和陶器碎片。 惠安縣博物館的工作人員當晚聞訊趕到現場,根據其中錢幣上“崇寧通寶”的字樣,初步鑒定錢幣為北宋年間產物。村民們猜測,陶器碎片可能是裝著錢幣的容器破碎留下的。但至于錢幣是什么人什么時候埋的,卻怎么也猜不出來,只是胡亂猜著,“北宋的宰相蔡京是仙游人,這兒離仙游有點近,說不準有點聯系! 當晚,這批錢幣被鎮干部和縣博物館工作人員暫時封存在紫山派出所。 宋朝古幣可能是后人埋下 昨日上午,趕到紫山鎮的泉州市考古隊隊員發現,大量已經氧化發綠的古錢幣裹著泥土,不少粘連在一起,連錢帶土重量約有30公斤。他們憑著經驗推斷,出土錢幣數量至少上千枚。出土的古錢幣包含了從北宋到南宋期間數個皇帝年號,大家粗粗清點,就數出錢幣上刻有咸平、紹圣、崇寧、紹定、政和等七八個皇帝年號,從990年代至1110年代,時間跨度有一百多年。 考察了錢幣出土后,考古隊的范隊長發現錢幣出土斜坡的橫切面,沒有留下古代人類活動遺跡的文化層。他分析,錢幣和陶器碎片雖然都是宋朝的,但可能是后世埋的。 據惠安縣博物館的工作人員介紹,這些年號的錢幣,因為過去出土的量多,價值并不大,“像1997年在惠安城關北門一帶,一口氣就出土了宋朝錢幣一萬多枚!蹦壳,紫山鎮出土的這些古錢幣已移交給惠安縣博物館進行清洗和保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