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枚近代銅幣保存基本完好 |
發布日期:09-05-06 08:38:51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人民網·天津視窗 作者: |
簡要內容:近日,記者在豆張莊鄉一王姓老人家中看到了部分保存完好的近代銅錢,引得人們嘖嘖稱奇。這些銅錢大多是清朝康熙、乾隆、光緒年間的,銅錢正面的文字是“康熙通寶”、“乾隆通寶”和“光緒元寶”,前兩者是圓形方孔銅錢,這種銅錢的樣式開始于秦朝。 ![]() 這些銅錢大多是清朝康熙、乾隆、光緒年間的,銅錢正面的文字是“康熙通寶”、“乾隆通寶”和“光緒元寶”,前兩者是圓形方孔銅錢,這種銅錢的樣式開始于秦朝。“康熙通寶”的背面在方孔的兩側各有一個漢字和滿文,“乾隆通寶”方孔兩側都是滿文。清朝后期,隨著國外先進科學技術的逐漸傳入,光緒年間已開始在國外購買造幣機器,用于制造銀元、銅元。由于鑄造貨幣的工藝發生了重大變化,使流通了二千多年的圓形方孔錢消失。因而“光緒元寶”沒有了中間的方孔,底部鑄“當十”標志,中心直讀“光緒元寶”四字,不同地方鑄造的銅幣背面不同,有的是“大清銅幣”四個漢字,有的則是騰云五爪龍一只,審美風格獨特,錢幣正面可見滿漢文化的融合,而錢幣背面卻明確標示了西方文化的介入。另外,銅錢中還有一枚圓形方孔錢,正面是“利用通寶”,背面是“一分”,據了解,這種銅幣是1674年吳三桂起事之初發行的,一直流通到清代中后期,其流通時間之長,創下了歷史上各個起義軍和反朝廷的政治集團所發行的錢幣之最。在幾枚民國時期的銅幣里,其中有一枚正面是“十文”、“REPUBLIC OF CHINA”和“TEN CASH”等文字,背面是“中華民國開國紀念幣”。另外幾枚則是民國不同時期、不同面值的銅幣。據老人說,這些銅錢全是祖上和自己年輕時積攢下來的,這些銅錢在當時都是可以流通的。現在收藏起來做個紀念,有時會拿出來給家里的小孩兒看看。從這些銅錢可以看到錢幣鑄造的變化,很有收藏價值。(尤秋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