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以前,中華民國曾派隊或派代表參加了第9、10、11 、14屆奧運會。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后,1952年在芬蘭舉行第15屆奧運會時,中國奧委會首次應邀參加,中國運動員參加了游泳比賽。此后,中國奧委會一度與國際奧委會中斷了聯(lián)系。1979年11月國際奧委會恢復了中國奧委會的合法席位。但是,在1984年以前中國沒有得到一塊金牌。1984年中國派出225名運動員出席了在美國洛杉磯舉行的第23屆奧運會,并取得按金牌數(shù)(15枚)排位第四的好成績。1988年第24屆、1992 年第25屆奧運會,中國派代表團參加比賽,均取得較好成績。
2001年7月13日,在莫斯科的投票中,北京在第二輪就以絕對多數(shù)贏得了角逐,成為中國承辦奧運會的先驅(qū)。多倫多以極大的落差位居第二,巴黎第三,伊斯坦布爾第四。至于日本大阪則在第一輪投票中被淘汰。
當即將離任的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以其特有的柔和語調(diào)宣布這個結(jié)果時,北京以及遠在莫斯科的申奧代表團立刻成了歡呼的海洋。中國的首都北京擁有近1200萬人口,是大家心目中早已公認的贏家。在1993年的角逐中北京同樣最受青睞,卻在最后一輪投票中,出人意料地以兩票之差敗給了悉尼。此后,中國放棄了對2004年奧運會的申辦,希臘雅典成為悉尼之后的下一個主辦城市。在這次申辦過程中,中國借鑒了悉尼的成功之處,并力求豎立一個更有人情味、與西方世界關系更為友善的形象。在過去的兩年中,北京無疑是工作做得最好的競辦國。巴黎和多倫多,卻已打定主意進行下一屆的申辦了。
在最后一輪不記名投票中,北京獲得56票,比它需要獲得票數(shù)的還多3票。多倫多只有22票,巴黎18票,伊斯坦布爾9票。投票結(jié)果完全在人們的意料之中,在1999年鹽湖城賄賂丑聞后,奧委會正努力樹立公正的形象。盡管北京花費心血最多,多倫多和巴黎則擁有多得多的現(xiàn)代化體育館場和設施。北京必須在7年內(nèi)建造出方案中60%的體育館場。同時,北京還存在污染與交通的問題。酷熱的天是不利因素,可能影響運動員的發(fā)揮水平。但國際奧委會成員仍然選擇將最偉大的體育盛事和人口最為眾多的國家聯(lián)系起來。奧委會的贊助商從中可獲得13億消費者的巨大市場。
北京表示申辦成功會促進中國社會經(jīng)濟各方面的進步。“對人權問題的最終解決也大有裨益。”北京市長劉淇說。
現(xiàn)代奧林匹克運動會于1896年在雅典開始。但中國直至1932年的洛杉磯奧運會才派出唯一一名代表劉長春參加。到1948年,代表團人數(shù)增加到33人。新中國成立以后,中國關閉了奧林匹克之門。1984年,中國重返洛杉磯的奧運舞臺,一舉奪得15塊金牌。但由于此屆比賽蘇聯(lián)未參加,含金量有所降低。在2000年的的悉尼奧運會中,中國在獎牌榜上排名第三,獲得28枚金牌、16枚銀牌和15枚銅牌。對體育事業(yè)的重視和2008年主場作戰(zhàn)的優(yōu)勢將使中國離體壇霸主的位置越來越近。
中國歷屆奧運會獎牌榜屆數(shù) 金牌 銀牌 銅牌 總計 名次
23 15 8 9 32 4 24 5 11 12 28 11
25 16 22 16 54 4
26 16 22 12 50 4
27 28 16 15 59 3
28 32 17 14 6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