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想今晚靜下心來寫些近期心得,但最近看到的很多文章讓自己覺得江郎才盡,還是轉貼上來與各位共享!如有想法可留貼一起交流!
漫金之路:一襟晚照(轉貼)
股票市場在很大程度上來說,是一個沒有欲望的市場,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股票是一個空靈的世界,它不需要更多的東西或技術來證明為什么會是這樣。跌就是跌漲就是漲,很多時候根本就不需要多大的理由。又為什么會這樣?潮起又潮落,唯有—顆平靜而無為的心。當你對這個市場充滿了渴求時,注定會是失敗的,因為市場本來就不可能給你很多。因為你不停地在發掘機會,隨之是不能終止的追漲殺跌。追漲殺跌代表著股市中的最高層次(如果大資金也沒有對手盤的話),但是對一個沒有持續盈利基礎的人來說,是一場醒不來的美夢。只有當錢沒了的時候,才會醒來。所以很多挺過來的人都說:當錢全部虧光的哪一刻,我終于明白了什么才是股票。一個股民若能在四、五年間學會炒股,那就是百里挑一,不要以為能買賣股票就是學會炒股了,只有你能利用這個市場賺錢時,才是真正的入門。
當一個人總是以為自已很行很能干的時候,但在市場中卻總是得不到有力的證明,英雄落漠、懷才不遇的傷感總是令人難忘。其實這本身就能很好地說明,你的水平還是不能適應市場,還處于摸索的初級階段。因為你總在抱怨,市場環境太差了,只要環境能好一點,我就能取得成功,但事實果真會如此嗎?因為你已經在責難,在為自已的錯誤尋找合適的理由,在遷怒于他人,是市場錯了,而不是你自已錯了。很多人都在質疑蘇寧、中集,有必要嗎?你做到了嗎?為何要去質疑它上漲的理由?漲就是漲了,跌就是跌了。對市場而言,任何股票到最后都是要完蛋的,問題是,你我為什么不在它上漲的過程中持有并贏利?而在它轉為下跌通道中去回避?很多人在談股市的大道理,發表各種是是非非,什么公平不公平,難道非得你看好的股票上漲才是合理的嗎?難道這才是股市之道嗎?
一條岐路。不斷地重復,環境變好的時候,開始掙錢了,又啥都忘了。大多數的股民在年復一年的犯著同樣的錯誤,毫無方向的在這條充滿險徑的路上行走。股市的生存并不是說一個人懂了多少或學了多少就夠的。它更需要的是一種經歷,一種來自于你自已親身的經歷,你經歷了多少。有些事,只有你親身體會過,你才能真正明白。就如是上山打獵,你不可能帶一堆工具上山去捕獵,而是你真正學會了捕獵的本事。得利用市場來掙錢,而不是市場應該不應該,或是一個人看不看得慣,市場不會跟著你的理想走。
人或許一直就是這樣子,蒼天待我太不公,心想事成的事總是太少太少。其實在市場中、在生活中,誰也不要說什么了不起,也不必自我放棄,更不要去計較公平不公平,人應該學會后退,學會忍耐,在困境中更需堅強。愛可以很深,欲只可以寸進。只有自己感到自己失敗的時候,才是一個人最大的痛苦,因為哪是一種自信心的徹底放棄。所以永遠不要以為自已已經懂得太多,人生最有價值的投資,就是投資于自已。
當初你的豪情萬丈如今只剩了一襟晚照時,請你再堅持一下,雖然我并不知道大盤會在何處真正的止跌。從板塊的動向分析,從以往的行情來看,大盤真正見頂的是2000年10月份左右,而不是01年的2245點,01年之后,大盤雖還在不停地漲,但個股的操作難度已是非常之大,已找不到真正的主流熱點板塊。而現在,在熊市中,大家不是在討論底部,在一片崩盤聲中,大多在討論個股何時見頂,漲得應不應該,這不是很可笑嗎?大資金運作的股票都是流暢的,不會拖泥帶水的。當今,流暢的股票早已不在少數。說明,大資金早已在場內運作,只是人們還不習慣于接受罷了。他們對于市場積極運作的態度與大眾熊市陰冷的心態形成一個鮮明的反差,因為他們自信,未來一定是牛市,有給他們淡出的環境。很多的股票從04年1400開始,不少都已經是50%以上的漲幅了。板塊特征清晰流暢,可操作性也強。是否就能說明,大盤在1400點,就已經是見底了?在一個分化日益嚴重的市場,綜指已無法反映一個市場的真實面貌。市場結構不合理與制度性缺陷,造成大部分個股現在依舊高估,而任何市場同時也無法拒絕有價值的東西,現在走出上升趨勢的股票只不過是對以往的低估做一種修正。很多個股向上趨勢已成,資金介入程度極深,漲是早晚的事,它們是市場中真正的看點,同時,也是一種革命性的焦點。股票在高位可以反復的高估,同樣的,在低位也可能反復地低估,這一切,都是為了籌碼的流動。套牢的籌碼額,只有在下方才可以充分消化。
今日上證僅5個點的跌幅,卻擊潰了無數人的信心,猶如是壓在駱駝身上的一根草,對絕大多數人來說,它很重,是不是最后一根?只有天知道。配合今天中集頭部的隱約初現,更加加劇了這一恐懼感。指數如一座飄浮在海面上的冰山,我們所見的僅是露出海面的哪一小部分,下面在發生著什么?看不見,并不意味著它不在進行。趨勢將持續到趨勢結束時為止,這是關于市場趨勢的一句經典描述,但它實際上暗含著趨勢的拐點無法預測的含意。天下之事,成于懼而敗于忽,相信資金在很大程度上還是在聆聽政策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