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稿著作權屬作者、《金幣資訊》編輯部和“中國集幣在線” (
www.ccbczpx.com),如需引用,請務必署名并著名摘自《金幣資訊》及“中國集幣在線!謝謝!
面對“奧運”滾滾來
作者:王健
從現在起,到2008北京奧運會正式開幕,“奧運”必然會成越來越成為全中國都關注的熱門話題,而包括金銀幣制作方在內的相關部門,不可避免要利用這一熱點,大做特做文章。表面上看是一個機會,但細心分析,機會之中也存在巨大壓力。如果把“奧運”比作一塊大蛋糕,即使大到我們無法想像,也架不住眾多的分食者。僅在通常意義的郵幣卡市場,就有“郵票”與“磁卡”兩大競爭對手。如何在其中穩操勝券,是一個很大很深的課題。
但嚴格地說,對于金銀幣制作方,真正的壓力不在外部,而是來自于他們自己。相比之下,“郵票”雖占有市場很大份額,但它們的“質量”太輕,不足以與金銀幣抗衡,“磁卡”近兩年衰落迅猛,已經不能與金銀幣平起平坐。如果金銀幣相關“奧運”題材的品種計劃科學,設計獨到,制作精美,不僅能在這個市場位居龍頭老大,甚至能以此為契機,打開一個更大更開闊的空間。
必須承認的一個現實,這就是集幣大眾的對金銀幣的選擇,越來越理性化,越來越品味化。面對新品不斷推出,他們已經不再盲目追風,而是以一種苛刻的眼光,以一種審視的態度,精挑細選,討價還價。從集幣大眾的角度,他們也是不得已而為之。雖然金銀幣發售已經20多年,有自己固定的市場空間和收藏群體,但實事求是,這個空間和這個群體都十分有限。尤其是后者,具體到每一單獨的個體,口袋里的資金也是有限的。收藏必定是一種文化活動,它的發展,它的壯大,都必須建立在經濟條件寬松的基礎上。而大多金銀幣收藏愛好者,還遠遠達不到這個水平。在這種大背景下,金銀幣發售也就出現步履維艱的尷尬。在未來的“奧運”中,金銀幣如何以更多的精品爭取他們的認可?
從前期看,金銀幣“奧運”題材有偏濫之嫌。到目前為止,中國金幣總公司已先后推出了“北京申辦2008年奧運會紀念”銅章、“北京申奧成功”銀幣、“北京申奧成功一周年”銀章、“第29屆奧運會會徽”金銀章等4款。隨2008北京奧運會開幕日期臨近,金銀幣“奧運”題材發行速度也會加大步伐?梢匀脒x題的至少包括奧運會場館、吉祥物、新設比賽項目、傳遞火炬、奧運村升旗、開幕式、中國選手勇奪金牌、閉幕式等。而每一個選題,又可以細分為無數的小的板塊。對于金銀幣制作方,每一個小板塊又都充滿了無盡的誘惑。但金銀幣發售的終端對象——集幣大眾,他們是否也有同感?
現實是非常嚴峻的,許多好的選題不愿輕易放棄,但想又抓芝麻又抓西瓜也確實不太可能。在這種情況下,能否有一種更新的思路,就是“奧運”金銀幣發售,大眾化與精品化分開來走,不要每個選題都一窩蜂上?比如確立“2008北京奧運會”為主選題,金銀幣制作規格可以高一些,品種也相對可以多一些。而圍繞這一主選題,其它分選題按輕重不同,進行不同角度的側重。有的可以金為材質,有的也可以銀為材質,其它還可以銅替代。規格上也可以有所突破,清末銀元鑄造,最小二十開(五分),重只有三分六厘,為什么不能嘗試一下?成本低了,銷價低了,門檻也低了,更多的錢幣愛好者因此也可以無拘束走進來。
對于中國,“奧運”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對于金銀幣發行,同樣也是。但如果只重短線利益,即得利益,機會也同樣可能轉換成陷阱。其結果,就如郵票發行的“香港回歸”金箔小型張一樣,最終不僅雞飛蛋打,還造成長達8年不可收拾的爛局面。對于金銀幣,這種影響會更大,也許幾個月,也許幾年,也許十幾年都無法得到喘氣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