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賈亞利
來源:中國黃金報
6月份國際黃金上漲,由月初的每盎司415美元的價位一路上漲到月末的每盎司440美元,上漲約5.68%,受此影響,熊貓金幣價格亦上漲。以熊貓套幣為例,由前期的每套7000元上漲到每套7170元,上漲約2.4%,而其他幣種卻漲幅不大。為什么同樣是金幣,對黃金價格變動的敏感程度表現不同呢?為什么熊貓幣的漲幅不與黃金價格的漲幅相同呢?要說明這個問題,首先要搞明白什么是收藏幣和投資幣以及我國投資幣的特點。
世界上最早的投資幣產生于上世紀60年代前后,由南非礦業協會提出,當時由于國際金融形勢的變化,“金本位”面臨取消。“布雷頓森林會議”、“牙買加協議”的簽署標志著黃金一步步邁上了非貨幣化的道路。自此,各國中央銀行不再定期大量收購新開采的黃金,同時各國紛紛取消個人擁有黃金的限制,允許個人任意購買黃金金條和金幣。黃金產量占世界第一的南非礦業公司抓住時機,迎合個人投資黃金的需求,開始大量鑄造金幣并獲得成功。隨后,各產金大國紛紛效仿。當時的金幣沒有主題,個別幣種甚至沒有面額,但含金量明確,為便于交割,有多種規格,大到1盎司小到1/20盎司不等,這種金幣按現在的理念被稱做“投資幣”。比較有名的投資金幣有南非的福格林金幣、美國的鷹洋金幣、加拿大的楓葉金幣、中國的熊貓金幣……
進入20世紀80年代,各國將投資金幣賦予了特定的主題,并在鑄造工藝上加注了新的科技含量,貴金屬紀念幣開始進入收藏領域,這種具有特定主題、限量發行、采用精制工藝鑄造的金幣就叫做“收藏幣”。
我國的投資幣與國際上的投資幣又有不同,國際上的投資幣一般不具有主題,不限量發行,普通工藝鑄造、圖案固定,每年只是更改年號,不變更圖案,規格較多,售價較低,一般售價僅高于黃金金塊價格的3%左右,可在黃金交易所掛牌交易。
熊貓金幣為我國的投資幣,但作為投資幣的熊貓金幣與其他國家的投資幣有著明顯的差異:
其一,圖案年年更新,我國從1982年開始發行熊貓投資幣,到2001年的十幾年中圖案年年更換,若將其收集到一起可謂熊貓的“風采像冊”;
其二,熊貓幣分普制與精制兩種工藝鑄造,精制工藝鑄造的熊貓金幣限量發行,售價相對于普制工藝鑄造的熊貓金幣高些,普制工藝鑄造的熊貓金幣不限量發行,售價相對較便宜;
其三,受稅收政策的制約,我國熊貓金幣目前還不能掛牌交易。由此可見熊貓金幣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投資幣”。
由于收藏幣與投資幣兩種不同的特性,因此,他受國際黃金價格的影響程度也就不同。
投資幣面市以后,影響其價格變動的主要因素為國際黃金價格,因此,對黃金價格變動的敏感性較強,又因為投資幣面市時售價較低,分母較小,變動的幅度就較大。收藏幣面市以后,其市場價格受多種因素的影響,一般受主題、發行量、收藏者的惜售心理、黃金價格等多種因素的共同影響,加之面市時售價較高,分母較大,對黃金價格波動的敏感性較弱,波動幅度也相對較小。
我國的熊貓投資幣在收藏與投資兩種特性之間偏向于收藏的特性(可謂“中國特色”吧),價格波動幅度不與黃金同步也就不言而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