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銀行21日發布公告稱,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國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人民幣匯率不再盯住單一美元,形成更富彈性的人民幣匯率機制,美元對人民幣交易價格調整為1美元兌8.11元人民幣。該公告發布以后,匯市、股市、期市等主要資本市場都做出了相應反應,幣市目前反應較為平靜。人民幣此次升值的幅度約為2.1%,您認為人民幣升值以后對未來黃金市場、金銀幣市場究竟會產生怎樣的影響呢?
========================
[color=#DC143C]7月22日:人民幣升值了[/color]
[flash=500,350]http://www.freewebs.com/eshu188/rili.swf[/flash]
========================
zgzjqtyjm說:
不知道美元貶值時,對其國內的金銀幣產生什么樣的影響!!!????
雨露說:
金銀幣跟國際金價走,美元跌了,不會也跟他走吧??
sxky說:
金價與美元是反向走勢.
========================
晨芳居士說:
希望能夠給金銀幣市場帶來好的影響。
========================
高高興興說:
經濟學家評人民幣匯率改革:出其不意 情理之中
2005年07月21日 23:59 新華網
新華網北京7月21日電(記者 張旭東、毛曉梅) 北京時間21日19時,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完善人民幣匯率改革的消息,立時震動了整個國際國內金融市場。人民銀行稱,人民幣匯率不再盯住單一美元,與此同時,美元對人民幣交易價格調整為1美元兌8.11元人民幣。
如何看待這次的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這又將對中國經濟帶來什么影響?新華社記者在第一時間里采訪了經濟學家。
改革時機“出其不意”但恰到好處
“這一匯率改革時機,的確令人出其不意,但又在情理之中。中國打出了一個漂亮的時間差!”國家信息中心發展研究部高輝清博士作出了如此反應。
目前進行匯率調整,從國內、國際經濟環境來看,這一時機的選擇極為難得。高輝清分析說,就國內來說,中國經濟當前正處于一個比較關鍵的敏感時期,社會上普遍將注意力轉移到中國經濟的下一步走勢上,對人民幣匯率改革關注度不高,不少人認為,中國不可能在此時進行匯率調整。
從國際環境來看,近期美元的持續走強,相對減輕了人民幣升值的壓力,一部分投機資本開始撤出,而且自5月份以來一些國際金融機構對人民幣匯率調整的預言落空,也漸使人們對這一話題有所遺忘。
“目前這一時機選擇高明,出手之快,在我們預料之外。”高輝清說。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所長助理何帆也認同這一觀點。他表示,近兩年來,就人民幣匯率問題,國際上對中國持續施加壓力,這一情況令中國在選擇匯率調整的時機上左右為難。如果中國政府順應調整人民幣幣值,則正中國際投機資本下懷,但如果不調,則越發加大中國進行金融調控的難度。
“這一改革在情理之中,也是水到渠成的事,但這一時機的選擇,卻極為難得!”
中國人民銀行新聞發言人也表示,當前是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的較好時機。目前,我國外匯市場建設不斷加強,國民經濟也繼續保持平穩較快增長勢頭,世界經濟運行平穩,美元利率穩步上升,這些都為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創造了有利條件。
有利于促進中國經濟調整結構
與加息對一個國家經濟的影響相比,匯率調整往往波及面更廣。對我國來說,這不僅涉及人民幣對各國幣值的變動,還會直接影響中國的進出口貿易形勢。
不過,商務部研究院外資部研究員馬宇認為,美元對人民幣交易價格調整為1美元兌8.11元人民幣,上調幅度為2%,并不會對資本進入、出口貿易產生實質影響,應該屬于一個可控范圍。“但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為‘盯住一籃子貨幣’的意義重大,其好處就是根據市場情況匯率回旋余地很大,增強了匯率彈性。”
“人民幣小幅升值,還有助于中國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高輝清說:“推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是緩解對外貿易不平衡、擴大內需以及提升企業國際競爭力、提高對外開放水平的需要。有利于充分利用‘兩個市場’,提高對外開放的水平。”
而目前金融調控形勢,也決定了人民幣匯率進行改革的必要性。今年以來,我國貿易順差出現了持續擴大的勢頭,累計實現貿易順差396億美元,國際收支平衡進一步失衡,貿易摩擦進一步加劇,到6月末,我國外匯儲備達到創紀錄的7110億美元,比年初增加1011億美元。
有專家預計,照目前進展趨勢,我國外匯儲備仍將會增長,今年末國家外匯儲備可能將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一儲備國,勢必將被推到國際經濟金融錯綜復雜矛盾的第一線。持續增高的外匯儲備,對當前金融調控帶來了很大的難度,外匯巨額占款壓力越來越大。
何帆表示,這次改革注重于機制調整,適當調整人民幣匯率水平,改革匯率形成機制,有利于貫徹以內需為主的經濟可持續發展戰略,優化資源配置。
不會對百姓生活帶來大的影響
人民幣對美元小幅升值,對人們的日常生活有什么影響?
“可以肯定地說,對普通老百姓幾乎沒有什么影響。”高輝清說:“一般老百姓手中并沒有太多的美元,而對于部分擁有美元的家庭,2%的幅度變化,影響也不大。”
而據金融理財專家分析,人民幣小幅升值,反而會平穩國內物價,方便百姓生活,購買進口商品可能也會便宜。尤其是對出國旅游人員,購買起物品來可能顯得更為低廉,更加方便。
對于匯率調整,作為外貿企業的人員也許會有所擔憂。高輝清分析說,一般的外貿企業目前利潤大約在3%至5%之間,2%的匯率調整幅度,短時間內或許會對企業有所影響。
不過,匯率改革有助于加快轉變外貿增長方式,也促進外貿企業積極調整結構,有利于企業長遠發展。此外,外商也將主動和外貿企業加強互動聯合,來維持貿易順暢。“外商也可能主動給企業提供優惠,彌補企業的損失。”
何帆表示,匯率調整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對人們心理有所沖擊,但這一調整幅度充分考慮了國內企業進行結構調整的適應能力,不會對社會層面造成很大影響。(完)
========================
高高興興說:
這個夏天還有希望
許明罡
本周以來,郵市一改入夏以來的頹勢,出現了量價齊增的態勢,盡管郵品價格的上漲幅度和成交量的增長幅度都比較有限,但是,在原本應當低迷不堪的時候能夠出現這樣的變化,已經讓許多投資者感到大出意外和開心不已了。而從此次小幅反彈的形成原因和不斷出現的一些朦朧利好消息來看,這個夏天郵市或許還有希望。
一、底部特征的明朗化有助于吸引投資者目光
從目前來看,各大投資市場并沒有特別突出的絕對機會,股市、房市等重要市場的狀況甚至不見得比郵市好多少,而在這樣的情況下,由于低迷的持續時間較長、郵品價格水分擠壓得比較充分,因此郵市的底部特征已經逐步顯現:普遍超跌的價格、急劇萎縮的成交量、極為贏弱的市場人氣都顯示出市場已經到了跌無可跌的地步,因此,從長期投資的角度來看,市場這樣的底部狀況對投資者的確是有相當大的吸引力的,低廉的投資成本、極小的投資風險、可觀的預期收益空間,對任何一個投資者來說都是巨大的誘惑,對任何一個市場而言都應該是可貴的機會,雖然有部分投資者限于市場的現狀和對前景的不明確而繼續持觀望態度,但只要有一個引導出現,那么這種態勢肯定會有較大的改觀,這個引導既可以是政策面的改善,也可以是踴躍的逢低吸納盤,總之,目前的郵市多的是機會,期待的就是一個引導。
二、朦朧利好消息頻頻出現顯示市場向好變化的可能
近階段以來,有關郵市的朦朧利好消息不斷出現:一會兒是國家郵政局將從8月開始降低新郵發行量、允許各種面值的郵票等值互換,一會兒是國家郵政局將在近期再次集中銷毀數十億元的庫存郵品,一會兒又是北京郵政集中處理一批庫存郵品但罕見市場熱門品種等等,根據這些朦朧利好消息可以得出許多有利于后市發展的積極結論。雖然目前看來,這些利好消息都未經證實,但是這種現象的出現至少說明了三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各方期待市場復蘇的愿望越來越強烈。利好消息的頻繁出現恰恰迎合了大家的心理期望,也刺激了大家更高的期待,在政策面影響依然深遠的市場背景下,大家對市場復蘇的強烈期待首先就寄托在政策面的改善上;二是郵政體制改革導致政策變化的可能性大大增加。隨著郵政體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原先存在的郵品發行、經營、管理等方面的問題勢必要有所改變,因此新的政策變化出現的可能性越來越大,而且按照一般的規律來看,這種變化多少會有利于市場的復蘇與發展,因此市場的此次小幅反彈在某種意義上可視為市場對預期利好政策的提前消化已悄然開始,當然這種提前消化目前還處于試探階段。
三、轉制期的混亂局面將隨著改制的完成而大大改善
前一階段之所以會出現大量庫存貨源沖擊市場的情況,與郵政體制改革特別是集郵公司改制密切相關,由于擔心既得利益受損,各級郵政及其下屬企業紛紛選擇及早出貨來避免他們所認為的“風險”,由此市場就成了最大的犧牲品。不過,隨著郵政體制改革的逐漸明朗化以及不顧一切放貨所導致的庫存大量削減,郵政轉制期間所產生的這一系列混亂局面有望在今后一段時期內逐步呈現出弱化的趨勢,市場則有望從先前的恐慌和忙亂中逐步走向平穩,并逐步構筑較為堅實的反彈基礎。事實上,從上周開始,市場已經呈現出一定的穩定態勢,盡管低迷的本質沒有改變、郵品價格和成交狀況沒有大的變化,但投資者心態的穩定、郵商惜售心理的增強和零星買盤的增加已經多少為市場本周的走強打下了伏筆,只要沒有出現意外情況,本周郵市的這種幅度不大但比較穩健的表現依然將會有延續的可能,當然,要想有大的突破,還必須有上述兩點的有力配合,特別是一個明確的引導。
大江南收藏
========================
高高興興說:
人民幣升值的利與弊
人民幣如果適度升值,可以給我國帶來四大好處:
第一,擴大國內消費者對進口產品的需求,使他們得到更多實惠。人民幣升值給國內消費者帶來的最明顯變化,就是手中的人民幣“更值錢”了。你如果出國留學或旅游,將會花比以前更少的錢;或者說,花同樣的錢,將能夠辦比以前更多的事。如果買進口車或其他進口產品,你會發現,它們的價格變得“便宜”了,從而讓老百姓得到更多實惠。
第二,減輕進口能源和原料的成本負擔。我國是一個資源匱乏的國家,在國際能源和原料價格不斷上漲的情況下,國內企業勢必承受越來越重的成本負擔。2004年,我國進口的成品油均價較2003年上漲了30.8%,鋼材上漲了43.7%,銅材上漲了50.4%,鐵礦石上漲了1倍多。進口能源和原料價格上漲,不僅會抬高整個基礎生產資料的價格,而且會吞噬產業鏈中下游企業的利潤,使其贏利能力下降甚至虧損。如果人民幣升值到合理的程度,便可大大減輕我國進口能源和原料的負擔,從而使國內企業降低成本,增強競爭力。
第三,有利于促進我國產業結構調整,改善我國在國際分工中的地位。長期以來,我國依靠廉價勞動密集型產品的數量擴張實行出口導向戰略,使出口結構長期得不到優化,使我國在國際分工中一直扮演“世界打工仔”的角色。人民幣適當升值,有利于推動出口企業提高技術水平,改進產品檔次,從而促進我國的產業結構調整,改善我國在國際分工中的地位。
第四,有助于緩和我國和主要貿易伙伴的關系。鑒于我國出口貿易發展的迅猛勢頭和日益增多的貿易順差,我國的主要貿易伙伴一再要求人民幣升值。對此,簡單地說“不”,看似振奮人心,實則于事無補。因為這會不斷惡化我國和它們的關系,給我國對外經貿發展設置障礙。近年來,針對中國的反傾銷案急劇增加,就是一個很有說服力的證據。人民幣適當升值,不僅有助于緩和我國和主要貿易伙伴的關系,減少經貿糾紛,而且能夠樹立我國作為一個大國的良好國際形象。
不利吸引外資、影響市場穩定
如果人民幣升值的幅度過大,或時機把握不當,將會帶來五大弊端:
第一,將對我國出口企業特別是勞動密集型企業造成沖擊。在國際市場上,我國產品尤其是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出口價格遠低于別國同類產品價格。究其原因,一是我國勞動力價格低廉,二是由于激烈的國內競爭,使得出口企業不惜血本,競相采用低價銷售的策略。人民幣一旦升值,為維持同樣的人民幣價格底線,用外幣表示的我國出口產品價格將有所提高,這會削弱其價格競爭力;而要使出口產品的外幣價格不變,則勢必擠壓出口企業的利潤空間,這不能不對出口企業特別是勞動密集型企業造成沖擊。
第二,不利于我國引進境外直接投資。我國是世界上引進境外直接投資最多的國家,目前外資企業在我國工業、農業、服務業等各個領域發揮著日益明顯的作用,對促進技術進步、增加勞動就業、擴大出口,從而對促進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產生著不可忽視的影響。人民幣升值后,雖然對已在中國投資的外商不會產生實質性影響,但是對即將前來中國投資的外商會產生不利影響,因為這會使他們的投資成本上升。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可能會將投資轉向其他發展中國家。
第三,加大國內就業壓力。人民幣升值對出口企業和境外直接投資的影響,最終將體現在就業上。因為我國出口產品的大部分是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受阻必然會加大就業壓力;外資企業則是提供新增就業崗位最多的部門之一,外資增長放緩,會使國內就業形勢更為嚴峻。
第四,影響金融市場的穩定。人民幣如果升值,大量境外短期投機資金就會乘機而入,大肆炒作人民幣匯率。在中國金融市場發育還很不健全的情況下,這很容易引發金融貨幣危機。另外,人民幣升值會使以美元衡量的銀行現有不良資產的實際金額進一步上升,不利于整個銀行業的改革和負債結構調整。
第五,巨額外匯儲備將面臨縮水的威脅。目前,中國的外匯儲備高達6591億美元,僅次于日本居世界第二位。充足的外匯儲備是我國經濟實力不斷增強、對外開放水平日益提高的重要標志,也是我們促進國內經濟發展、參與對外經濟活動的有力保證。然而,一旦人民幣升值,巨額外匯儲備便面臨縮水的威脅。假如人民幣兌美元等主要可兌換貨幣升值10%,則我國的外匯儲備便縮水10%。這是我們不得不面對的嚴峻問題。
改革現行匯率制度是大勢所趨
由此可見,人民幣升值恰似一把雙刃劍,有利也有弊。筆者認為,對人民幣升值問題,不能就事論事,應將其放在更為深層的背景上考察。
現行的人民幣釘住美元的匯率制度是1994年確定的。釘住美元的好處是可以將我國國內價格錨定下來,減少匯率波動的風險,從而促進外貿發展和外資流入,但缺陷是不能對外部經濟變化作出靈活反應。現在,國內外經濟形勢都已經發生很大變化,特別是美元匯率持續下跌,在這一背景下,我們如果仍墨守釘住美元的匯率制度,將很難適應國內外經濟發展、變化的需要。因此,實行富有彈性的匯率制度,并據此使人民幣適度升值便成為我國不可回避的政策選擇。
至于人民幣升值的負面影響,我們要進行客觀分析,并采取必要措施加以化解。比如,適度升值雖然會對出口造成一定沖擊,但要看到我國出口產品尤其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價格競爭優勢是很強的,即便人民幣升值10%,也不能從根本上動搖這一優勢。再說,升值可以促使企業將壓力轉變為動力,通過挖潛革新來提升競爭力。亞洲金融危機期間,在出口結構與我大致相同的東南亞國家的貨幣紛紛大幅貶值的情況下,我國出口貿易仍然取得了驕人的增長業績,就是一個有力的證據。又如,適度升值雖然會使我國外匯儲備面臨縮水威脅,但通過控制儲備規模、優化儲備幣種、調整儲備形式等措施,亦可將這一威脅減至最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