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6月13日是陳云同志誕辰100周年紀念日。為紀念陳云同志在革命生涯中為中華民族的獨立、解放和新中國的誕生建立的不朽功勛,為中國社會主義事業的開創和奠基作出的卓越貢獻,為推進中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鞠躬盡瘁的崇高精神,經中共中央同意,中國人民銀行定于2005年6月發行陳云誕辰100周年金銀紀念幣一套。該套紀念幣共3枚,其中金幣1枚,銀幣2枚,均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貨幣。 “陳云誕辰100周年金銀紀念幣”設計圖稿簡要說明如下:
一、共用正面圖稿: 以陳云故居暨青浦革命歷史紀念館為主題圖案,并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名、“2005”年號、“上海陳云故居暨青浦革命歷史紀念館”及“陳云誕辰一百周年”中文字樣。 |
 |
 |
二、1/2盎司金幣背面圖稿: 以改革開放后新時期的陳云肖像為主,并刊手書簽字、誕辰100周年起止年號及面額。 |
三、1盎司銀幣背面圖稿(抗日戰爭時期): 以抗日戰爭時期的陳云同志半身肖像為主,襯以延安寶塔山圖案,并刊手書簽字、誕辰100周年起止年號及面額。 |
 |
 |
四、1盎司銀幣背面圖稿(社會主義建設時期): 以1958年在北京聽取匯報時的陳云同志半身坐姿肖像為主,襯以基礎建設圖案,并刊手書簽字、誕辰100周年起止年號及面額。 |
“陳云誕辰100周年”金銀紀念幣共同正面設計思路與感想 |
2005年6月13日是陳云同志誕辰100周年紀念日。為了緬懷這位在國內外享有崇高威望,深受全黨、全軍和全國人民尊敬、愛戴的革命家、政治家,經中國人民銀行批準,中國金幣總公司組織發行該題材一套3枚的金銀紀念幣。在接到“陳云誕辰100周年紀念幣”的設計任務時,我們特地趕赴了上海市青浦區——練塘鎮,參觀了陳云故居暨青浦歷史紀念館,通過展示反映陳云光輝一生的圖片、文獻實物等史料,親身體會了他光輝而偉大的形象。 在構思這套幣的共同正面時,從題目立意出發:因為是紀念陳云誕辰一百周 年,突出的是“紀念”含義,因此我首先想到的是怎樣用一件帶紀念意義的標志性建筑物或塑像、紀念碑等來作為正面素材,不但能統領背面,而且還要考慮到與背面內容既有聯系又不重復。 在正式構圖時,通過慎重考慮與比較,放棄了使用“塑像與紀念碑”等類似的想法,因為:一是與背面內容重復,二是構圖不合適;最終選擇了“陳云故居暨青浦歷史紀念館”作為設計素材,因為它是經中央批準建立的系統展示陳云生平業績的傳記性專館,紀念館地處陳云出生地——上海市青浦區練塘量,保持了紀念風格的一致與和諧;在設計構圖上選擇紀念館的正面,體現了紀念館莊嚴、肅穆的特點,很好的渲染了題目主題思想。通過正面的主景與背面的主題人物,起到了和諧、呼應的關系。
“陳云誕辰100周年”金銀紀念幣1/2盎司金幣背面設計思路 |
根據中國金幣總公司提供的資料,同時受鄧小平100周年金銀紀念幣設計的啟發,結合紀念幣的特點,采用簡潔、突出重點、強調人物特征等方法體現陳云同志的革命歷程和留給人們的慈祥笑容。此畫面重點表現陳云同志“老 驥伏櫪,志在千里”的精神狀態,整體表現了陳云同志老年時的音容笑貌,從頭發的線條處理和組合關系,到眼神的“慈眉善目”,還有特有的挺直的鼻梁造型,嘴角線條,都進行了認真的調整,使陳云同志的形象躍然紙上。背景省略,只使用手書題字和誕辰100周年的起止年號,肖像下方襯以淺色灰層次,顯得更加穩重,又很協調,并且與鄧小平誕辰100周年畫稿形成偉人系列。
“陳云誕辰100周年”金銀紀念幣1盎司銀幣背面設計思路與感想 |
1盎司銀幣(抗日戰爭時期): 陳云同志是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杰出的馬克思主義者,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開創者和奠基人之一,黨和國家久經考驗的卓越領導人。 抗日戰爭時期,陳云擔任中共中央組織部部長長達7年之久,用很大的精力從事黨的建設,從理論到實踐都有很大建樹。
設計這枚紀念幣時,我考慮到幣面空間允許,采用主、背景設計方案。主景為抗戰時期陳云肖像,突出主題;背景為延安寶塔山,體現年代。 在陳云的諸多肖像中,我選擇了這幅半身像。他身著八路軍裝,面帶微笑,神情剛毅而從容,清瘦的身軀,半舊的軍裝,堅定的目光,無不體現出在艱苦的抗戰時期,陳云同志作為中央常委和書記處成員,為黨的事業、黨建工作、為中央組織部的自身建設傾注了大量心血,作出了杰出貢獻,以及那種為遠大堅定的理想而奮斗前行的精神。 幣面上主景為豎構圖,其視覺感受更好地體現了堅強革命的毅力;背景圖案為小面積的橫構圖,使得幣面層次豐富,空間感強。形式與內容相輔相成,綜合體現出陳云同志為中華民族的獨立、解放和新中國的誕生建立的不朽功勛。
1盎司銀幣(社會主義建設時期):
陳云同志是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杰出的馬克思主義者,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開創者和奠基人之一,黨和國家久經考驗的卓越領導人。 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陳云同志在建國初期的恢復國民經濟的斗爭中,在實現社會主義的改造和制定第一個五年計劃中,在全面開展社會主義建設和扭轉國民經濟發生的嚴重困難局面中,在“文革”后期探索國際新形式下的對外貿易中,都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在有限的幣面空間里如何表現陳云同志如此多的豐功偉績?只有抓住重點,集中體現。 當時建立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基礎,發展社會生產力,發展國民經濟,是為社會主義建設提供最必需的條件。 于是我選擇能體現上述內容的相關素材來表現。主景圖案采用1958年6月8日,陳云在北京聽取關于石油工業發展情況的報告時的肖像:他手托下巴認真地思考,目光深邃而睿智;背景圖案為社會主義建設時期中國工業發展的具有代表性場景的裝飾圖案。 構圖上,主景圖案采用橫構圖,從形式上給人以平穩的視覺感受,能更好的體現出在陳云的同志的領導下,中國經濟穩定、健康的發展。背景圖案在右后方,面積較小,以橫、豎、斜交錯,豐富幣面層次,而又不喧賓奪主,其位置與陳云目光相呼應。內容與形式相輔相成,綜合表現出陳云同志為中國社會主義事業的開創和奠基作出的卓越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