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選自《錢幣》報試刊號
錢幣上的少年兒童
作者:殷敏
兒童是祖國的未來,也是中國金幣事業的希望所在。在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貴金屬紀念幣和流通紀念幣中,以少年兒童為主要反映內容的說多不多,但說少也不少。其中,主題最鮮明突出的是1979年發行的《國際兒童年》金銀幣、1989年發行的《國際挽救兒童基金會70周年》金銀幣和《希望工程》流通紀念幣;主題與兒童無關,但金銀幣的畫面內容與兒童有關的除了《嬰戲圖》金銀幣之外,其它主要是“吉祥”系列金銀幣,如《萬象更新》金銀幣、《吉慶有余》金銀幣、《迎春圖》和《富貴有余》彩銀幣等等,本文僅就《國際兒童年》金銀幣、《國際挽救兒童基金會70周年》金銀幣和《希望工程》流通紀念幣等做一簡單介紹,以饗讀者。
1:《國際兒童年》金銀幣
“國際兒童年”是在1976年根據菲律賓政府的提議,由第31屆聯合國大會正式決定的,設立的年份為1979年。
“國際兒童年”設立的目的,是為了促進所有國家重視兒童問題,大力發展兒童保護、教育和福利事業。在此期間,聯合國有關方面致函中國政府,邀請中國參加國際兒童年紀念幣的鑄造、發行活動。
該《國際兒童年》發行于1979年,它可以說是中國人民銀行自1979年開始發行貴金屬紀念幣以來發行的第二個品種。《國際兒童年》金銀幣包括2枚金幣、銀幣2枚(詳見列表一)。
從畫面上來看,《國際兒童年》金銀幣的共用正面和背面圖案。其中,正面其正面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含苞待放的花蕾及樹枝,中華人民共和國國號與1979年的字樣構成。背面圖案的主要組成部分是手拿鐵鍬的男孩,與手拿盛水器皿的女孩共同栽培和澆灌幼苗,在主圖的下沿,則是聯合國兒童基金組織和國際兒童年徽記,以及“35元”字樣的面額。
2:《國際挽救兒童基金會70周年》金銀幣
“國際挽救兒童基金會”為一英國民間社會福利組織,它成立于1919年。該基金會現已在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45個發展中國家廣泛開展活動,為發展兒童衛生、教育及傷殘兒童。
該《國際挽救兒童基金會70周年》金銀幣發行于1989年,它包括1枚金幣和2枚銀幣。
從畫面上來看,《國際挽救兒童基金會70周年》金幣和銀幣共用正面圖案,其主圖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中華人民共和國國號與1989年的年號構成。金幣的背面圖案是一個正在放風箏的女孩,畫面上同時鑄有100元的面額和“國際挽救兒童基金會70周年紀念”的字樣。2枚銀幣的背面圖案完全相同,畫面的主圖案是一個男孩手捧嫩竹喂食熊貓,身旁的女孩悠閑的吹著笛子,而在男孩和女孩的身后,則是一排竹林,一團優雅、祥和的景色。在銀幣背面的上沿,鑄有“國際挽救兒童基金會70周年紀念”與5元面額的字樣。
3:《希望工程》流通紀念幣
發行于1994年12月26日,面值1元,發行量2000萬。該流通紀念幣的發行,是為了引起社會公眾與有識之士更多的關注失學兒童,積極動員全社會力量,奉獻一份愛心,關愛“祖國的未來”。
該《希望工程》流通紀念幣的正面圖案由中國人民共和國的中文國名、中國人民共和國的國徽、“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和“1994”字樣的年號構成。其背面圖案為滿懷求學希望的男女兒童。在該流通紀念幣的上沿部位,分別鑄有鄧小平同志手書的“希望工程”四個漢字,以及“PROJECT HOPE”的英文字樣,與“1元”的面值。
印象中曾有“集郵要從娃娃開始抓起”的說法!錢幣的收藏何嘗不是如此呢?兒童是我們偉大祖國的未來,更是我們中華民族有著5000年燦爛悠久文化與優秀傳統得以延續的希望所在。本文通過對兒童題材錢幣的淺析,迫切希望大家更多的關注兒童,因為,世界是你們的,中華錢幣文化的未來也是你們的。
[upload=jpg]UploadFile/2005-10/200510312534997423.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File/2005-10/200510312535817129.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File/2005-10/200510312541574483.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File/2005-10/200510312543191391.jpg[/upload]
[align=right][color=#000066][此貼子已經被作者于2005-10-3 12:57:59編輯過][/color][/al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