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璇 董斌卿
金銀幣作為一種特殊的收藏品受到廣大收藏者的喜愛,同時它作為一種特殊的藝術品為業內所關注。
由美國《世界硬幣新聞》雜志與克勞斯出版社聯合舉辦的“世界硬幣大獎賽”是世界上最知名、最權威的評選活動,享有錢幣“奧斯卡”的美譽。回顧21年來歷屆世界硬幣大獎的評選結果,至今獲獎最多的國家是美國,共獲23項,其次是奧地利,獲獎19項,第三梯隊是法國、英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他們分別獲獎15、14、12和11項。其中,中國曾有9枚硬幣獲獎。
1982年壬戌(狗)年生肖紀念銀幣獲得1982年度最佳銀幣獎,首開中國現代貴金屬紀念幣獲得國際大獎的先河。銀幣圖案為我國當代著名畫家劉繼卣專為紀念幣所作的《立犬圖》。1983年版熊貓金幣獲得1985年“世界硬幣大獎”最佳金幣獎。1983年版中國熊貓紀念銀幣圖案選取大熊貓邊食竹邊與幼崽嬉戲的場面。銀幣采用中國獨特的造幣技術———凹刻法進行雕刻,借助金屬折光的原理,活靈活現地表現了熊貓皮毛的黑白雙色。該幣榮獲1985年“世界硬幣大獎”最佳銀幣獎。馬可·波羅是中世紀意大利旅行家,1275年到達中國上都,此后僑居中國17年,游歷了中國許多地方并著有《馬可·波羅行記》。1983年版馬可·波羅紀念銀幣榮獲1985年“世界硬幣大獎”最有歷史意義紀念幣。
1993年中國古代名畫系列孔雀開屏紀念銀幣圖案取自清代著名畫家郎世寧的《孔雀開屏圖》,是一幅融中西繪畫技法于一體的作品。其中20盎司銀幣榮獲1995年“世界銀幣大獎”最佳銀幣獎。
在2003年第19屆的大賽上,共設有10個獎項。由各國或地區向組織機構提交參賽幣種。當時提名的幣種涉及到34個國家和地區的63枚硬幣,我國發行的“2001版熊貓1盎司普制金幣”、“中國石窟藝術(敦煌)2盎司銀幣”分別獲得“最佳金幣”和“最佳銀幣”大獎。
“2001版熊貓1盎司普制金幣”由深圳國寶金幣制造廠和上海造幣廠聯合鑄造,正面圖案為北京天壇祈年殿及國名、年號,背面圖案為竹林熊貓及面額,總發行量10萬枚。該幣首次采用無邊斜齒工藝鑄造,并在幣面上增加了防偽功能。
“中國石窟藝術(敦煌)2盎司銀幣”由深圳國寶金幣制造廠鑄造,正面圖案為敦煌莫高窟九層樓主景及國號、年號,背面圖案為盛唐菩薩像和面額。該幣采用無邊高浮雕制作方式,在圖案中佛像膚色采用細砂處理,飾物打亮,后背光環上的花紋圖案進行噴砂處理。
說到貴金屬金銀幣必然離不開紀念幣上的圖案,屬于工藝美術范疇。由于地理、民族、時代、宗教、哲學以及文學等直接影響著美術,東西方有著各自的政治背景及文化,在世界上形成了兩大主要體系———東方文化和西方文化。我國的錢幣藝術,從主題內容到表現手法上都具有明顯的民族特點、風格和精神。
來源:北京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