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2006年藝術品市場,是否仍會進一步升溫?我們不妨先給一個肯定的答案,這主要基于以下幾個原因。 近年來的收藏熱潮使得拍賣市場產生了“溫室效應”,收藏藝術品也被眾多投資者看做是升值最快的投資渠道,進入這個市場的人數激增,成交額急速放大,紀錄不斷被刷新,無論是古代的書畫、文玩,還是近現代藝術家的作品都出現了大幅增長趨勢。齊白石、張大千等名家作品繼續被看好;中青代畫家 作品也被認為具有升值潛力;尤其是近兩年中國的油畫作品價格迅速飆升,瓷器、古木家具等也全線飄紅,國內藝術品市場已經進入一個新的高速發展時期。 藝術品數量的有限性和稀缺性將使一些拍品有更大的增值空間。據業內人士講,拍賣會上經常見到一些老面孔。本來名家名品就這些,購買兩三年再拿出來拍,價格可能就漲了兩三倍。有些“投機商人”炒藝術品就像炒股票一樣,也設置了曲線圖分析行情,進行短線投資。難怪華辰公司總經理甘學軍曾感嘆道:“在中國,買家能收藏五年不賣就可以算是收藏家了。”這些短線炒作勢必會使拍賣價格逐年攀升。 “投機商人”介入將使拍賣市場增加更多的不確定性。當然藝術品作為一種投資渠道,低買高賣本是無可厚非的,但也不排除人為的炒作,如請人做托蓄意炒作一些小有名氣的畫家;購買自家拍品以哄抬價格(盡管這是拍賣法所禁止的,但監管起來具有一定的難度)……這些雖然不是拍賣市場中的主流,但它也可能會使拍賣品價格虛高,加大投資者的風險,人們不得不為之提高警惕。 此外,國際買家的進入也會對拍賣市場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國際買家對有些拍品志在必得,出手闊綽。在今年中國嘉德秋拍會上,畫家陳衍寧的《毛主席視察廣東農村》就是被一位歐洲收藏家以1012萬元的價格收入囊中的,當時打破了中國油畫拍賣的最高紀錄。 我們大膽預測,2006年中國拍賣市場的“傳奇”仍將繼續上演,市場依然會火爆,藝術品價格還會飆升,還會有許多紀錄將被打破,拍賣公司還將取得更加驕人的業績。當然,我們更希望明年的藝術品市場是在健康、理智的軌道上發展,而不是價格虛高的“神話”。 近來與拍賣公司人士交談,他們表示,作為拍賣公司,當然希望拍賣市場能夠健康發展,這樣才能樹立企業品牌,贏得誠信,使之走上良性循環的道路。 有些拍賣公司也正在為培育收藏市場下功夫。不久前,華辰公司便引進美國一家畫廊來京展賣,請專家座談,意在探索出一條新的經營模式。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隨著法律法規的健全,隨著人們的投資理念更趨于理性化,我們有理由相信,2006年我國藝術品市場的春天一定會到來。
來源:北京現代商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