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個月來,一公斤銀幣整體走強,吸引了眾多投資和收藏者的關注。一公斤銀幣成為近期市場焦點,原因何在呢呢?
一、一公斤銀幣發行量小,品種少。近幾年的一公斤銀幣發行量一般在幾千枚,早期的只有幾百枚,最少的臺灣光復50周年只有100枚,從馬年開始發行的生肖一公斤銀幣在3800枚,最大的是一公斤龍門石窟銀幣發行量為8000枚。總共只發行了26個品種,加上一公斤福娃銀章,僅27個品種。
二、每年的禮品消耗量大,市場存量少。由于一公斤銀幣規格大,看上去大氣,圖案寬廣,制作精美,視覺效果好,價格適當,因此一公斤銀幣一面市就被禮品大量消化掉。例如發行量6000枚的鑲金熊貓銀幣,現在市場上已基本斷貨,發行量幾百枚的就不說了。
三、一公斤銀幣最靠近原材料價格。目前白銀價格已漲至每克3元,那么一公斤銀幣的材料價格就要3000元了,現在不少品種一公斤銀幣處在4000元上下,甚至前段時間一公斤白衣觀音銀幣市場交易價只要3500元,現在也只要3750元,實在是物超所值。
四、長期以來一公斤銀幣的投資價值被忽視。由于一公斤銀幣太重,炒作不方便等因素,未被炒家看上。一公斤銀幣長期處于禮品和收藏愛好者購買的自然消化,一般幣商對一公斤銀幣只經營不投資,壓貨很少。目前一公斤銀幣的市場價格是自然升值的價格,雖然臺灣光復50周年市場參考價45000元,但它畢竟只有100枚的量啊!這種品種以后只能在拍賣會上見得到了。一公斤銀幣未經市場運作,它的價值未得到充分的挖掘,大多一公斤銀幣處于地板價。
五、白銀價格的持續上漲將推動一公斤銀幣價格的上漲。據行家分析,2006年1盎司白銀價格將超過15美元,那么一公斤銀幣的材料價格今年就要到4500元左右了,一公斤銀幣必漲無疑。
來源:新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