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協會專家稱金價沖破1000美元只是時間問題
(來源:上海證券報)
從2001年開始,黃金價格開始結束1980年后持續20年下跌的趨勢,逐步走入上升通道,尤其2005年8月后,現貨黃金價格在短短的幾個月連續突破500美元/盎司、600美元/盎司、700美元/盎司,并于2006年5月12日創下730美元/盎司新高。那么,一路上揚的黃金價格是否能突破870美元的歷史高位,突破1000美元大關呢?投資者如何把握投資機會?就此,上證第一演播室邀請了中國黃金協會黃金投資分析師資格評審專家委員會秘書長劉濤先生。
嘉賓:中國黃金協會黃金投資分析師資格評審專家委員會秘書長劉濤
主持人:本報記者 盧曉平 謝曉冬
金價破1000美元只是時間問題
主持人:1980年的時候黃金價格炒過了870美元,近期金價高點是730美元,那么,金價未來走勢能否突破前期歷史高位?劉濤:突破歷史高點一點沒有問題,至于是否站在1000美元之上,要看今后影響金價的條件演化,需要時間,但我相信金價破1000美元只是時間問題。
主持人:針對金價的未來走勢,有網友更加樂觀地提出從歷史上的購買力來講,金價漲到2200美元也不是沒有可能。您怎樣看?
劉濤:這是有可能的,但需要相應的條件。因為1980年的時候黃金價格炒過了870美元/盎司。就當時比例來說,全球的資源總量等都比現在低得多。在這種大格局下,如果國際出現大的變化,出現不穩定的預期,就會助推金價。目前最要緊的是伊朗的核問題。這個問題不解決,金價上漲的趨勢就很難改變。
從這個角度來考察,伊朗核問題尚處于前期的爭吵階段,軍事部署還沒有真正地完成,金價就已經上升了那么多,一旦伊朗核問題出現了進一步的不穩定預期,金價還會上升。
現在,金價上漲勢頭很猛。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黃金價格上升超過300美元/盎司,黃金價格這種走勢在歷史上只有1970年代的第四次中東戰爭和兩伊戰爭爆發時,有類似狂飆的例子。但是,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黃金價格上升超過300美元/盎司的走勢,還是創造了奇跡,歷史上僅見于1980年。
國際政治是影響金價的首要因素
主持人:黃金價格的狂飆,在全球范圍內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注。您是這方面專家,請您給解析一下。
劉濤:自1930年代各國貨幣制度由金本位轉化為金匯兌本位和信用本位制度以后,世界黃金價格分別經歷了1970-1980年和2001-2006年間的兩次大幅上漲,考察其原因,在醞釀或發生國際重大地緣政治事件的情況下,黃金的貨幣屬性顯現,地緣政治因素取代供求、匯率、宏觀經濟等其他影響因素,成為黃金價格形成機制中的決定性因素。
2001年以后,金價于美國“9·11”事件之前半年見底,此后,黃金價格在美元連續大幅貶值和伊拉克戰爭等事件的作用下持續上漲。進入2005年,伊朗核問題逐漸成為金價的主導因素,2005年中期以后,黃金價格獨立于歐元兌美元匯率開始大幅上漲。
因此,在投資時,投資者必須要分析國際的大政治格局是不是會出現不穩定預期,而現在的伊朗問題形成的不穩定預期還在,所以金價短短幾個月內漲了300美元后出現了一定程度調整,但下跌的趨勢沒有出現。
值得關注的是,股市是吸納游資最大的地方,但是現在資源價格持續暴漲,并沒有反映在終端產品上,在充分競爭市場中,這些已經對企業的經營效益,經營的可持續性構成了非常大的壓力,同時對經濟的通貨膨脹也構成了壓力。
主持人:那來自市場面供需狀況的影響呢?
劉濤:首先說明一點,黃金價格的形成是通過全球性的黃金市場來實現的。2002年,我國在上海成立黃金交易所之后,金價已基本與國際金價接軌,每日相差不到0.5%。可以說對于金價我們只是被動地接受。因此國內的黃金價格必須放到國際市場上來觀察。
其次,從制約金價的因素來看,儲量以及供需狀況對金價的影響是比較小的。儲量方面,世界黃金的儲量基礎大約在89000噸左右,多年來變化不大。而需求也沒有表現出與金價走勢的正相關性。
主持人:既然影響黃金價格涉及很多因素,那么,投資者應怎樣梳理這些因素呢?
劉濤:影響黃金價格因素除了國際政治、國際金融、國際投資這些大的層面外,還有國家儲備的一些因素,供給和需求均衡的因素起作用。因此,做相關分析的時候也非常關注黃金的成本。但是,在分析階段性黃金價格的影響因素時,要明確在這個時段內有什么樣的因素在同時起作用,以及相互之間的結構和層次。
我國黃金儲備比重應該加大
主持人:我國黃金儲備量是600噸,是否很低?
劉濤:中國的外匯體制改革中應該把黃金納入一籃子貨幣中,黃金比重應相對提高。
與8700億美元以上的外匯儲備相比,600噸的黃金儲備占比不到1%,而一些工業化國家的黃金儲備占外匯儲備比例基本上都超過50%,美國是超過70%。
全球黃金一年的產量是2400多噸,分布到全球的金融投資市場。因此,600噸的黃金儲備量對于我國這樣的大國,比例偏低。應該從戰略上考慮,逐漸增加我國黃金儲備,這需要有一個非常長的過程。
主持人:國際黃金定價權如何確定?我國能否涉足黃金定價權?
劉濤:現在重要的問題不是要不要爭這個定價權,而是我們現在已經參與了國際性的市場,必須要知道這個市場的機制、規則,以及這個市場能夠形成相關的風險,充分研究金融投資產品在國際大的金融投資市場結構里面是以什么樣的機制在影響價格,這是非常重要的。
黃金作為一個重要的金融投資產品,定價權基于幾個重要條件:一是所在國投資市場的交易規模,交易量反映了參與者的能力,交易量如果很小,在國際市場上就絕對不會有任何影響力;二是交易所在國家在世界大的背景下被認同度大小;三是金融投資產品的貨幣是不是一個重要的國際性的貨幣。如果不是,那么以這種貨幣進行交易的金融投資產品的量絕對很小,而且參與主體絕對是一個區域性的或者地區性,或者是一個國別性的,這樣的一個市場怎么能對國際上的黃金進行定價呢?
買首飾不能成為主要投資渠道之一
主持人:買首飾能否成為投資的主要渠道之一?
劉濤:購買首飾和標準金條、紙黃金的投資差別很大。黃金有三個屬性:第一個屬性就是商品的屬性,就是我們買個耳環、戒指等等;第二是黃金的貨幣屬性;第三是黃金的金融投資屬性。現在的黃金價格不是由市場交易形成的,而是通過金融投資工具形成的一個價格,然后再傳導到黃金的價格上去的。在這三個屬性里面,黃金的商品屬性對黃金價格的影響最小。
黃金商品屬性層面的首飾,如戒指、耳環,它們在加工過程中有加工費用,在流通過程中有營業稅,在某些時段黃金還是被作為
奢侈品,還要被征收特別消費稅。首飾加工、流通形成相關的成本都要加在黃金首飾價格上,這樣就形成了黃金首飾的價格和黃金投資標準金條之間的巨大差別。
買首飾不是為了變現。而且,現在把首飾變現的渠道很少,在變現過程中損失很大。
主持人:從金價變動情況看,是否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的關聯度在增加?
劉濤:是的,國內外市場走勢關聯性加強。就金價看,在1995年之前,國際金價的波動與國內黃金
股票價格的走勢相關性并不強。只是從2005年下半年以來這個關聯性明顯加強了。這不僅表現在
資本市場上的黃金股票的變動上,還表現在資源類股票的變動上。現在國際下大雨,國內最少也是陰云密布了。
(本文整理 本報記者 盧曉平 謝曉冬 薛黎 實習生 施曉曉)
[align=right][color=#000066][此貼子已經被作者于2006-5-20 15:11:40編輯過][/color][/al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