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信息早報·收藏周刊》 作者:馬鵬程
幾周來,京滬二地金銀幣繼續走低,個別品種已創下了歷史新低。跌破原始發行價的幣也為數不少,當然金銀幣的調整趨勢自有它的規律使然,但近階段新品集中上市也是“功不可沒”。
以五盎司彩金幣“大鬧天宮”為例,該幣從發行初的10萬元期貨價高開以來一路走低,下跌途中基本未遇到反抗,在跌破六萬元以后,很多有識之士認為該幣價值已凸現,他們的計算方法是該幣的發行量是500枚,重量為5盎司,如放大十倍(則重量縮小10倍),該幣發行量5000枚,重量1/2盎司,價格則不到6000元,而同時發行量為11800枚,重量為1/2盎司的“毛猴”價格為4000多元,相比這5000枚的性價比更高。11月低該幣成交放大,價格從最低時的56000元/枚一路走高到64000元,但這時候公司又通過各種渠道賣出了“西游記”系列各款幣及“天女散花”系列的各款幣,突然到來的大批貨,市場承接資金有限,價格再次下滑,多方組織以五盎司彩金“大鬧天宮”為契機的一次反功再次宣告失敗。
市場經濟下,什么時候賣貨?什么價格賣貨?誰都無法說三道四。我們應該記住類似郵票、磁卡、金銀幣這類微型投資市場,不礙國計民生,上級部門永遠都是無為而治,所以如果以后再次出現象奧運紀念章那種600多元發行價短短幾天翻上一倍的事也不必大驚小怪,而這種現象在今后幾年將會多次反復出現在這個市場。金銀幣市場跌到現在,雖經多方努力,但仍然無用,彩金幣市場價格已跌至2002年中,其它幣更是慘不忍睹,雖然黃金價格一路上漲,但市場走勢卻沒有出現好轉跡象,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直接原因是供求失衡,一方面新品集中上市,另一方面收藏群體不可能短期內高速增加,而市場最堅定的長線投資者,在彩金幣事件中或多或少都有受傷,而傷愈又需要時間,所以目前只能耐心等待。
現在無疑是市場的冬天,而且今年的冬天特別冷,但既然冬天來了,那春天還會遠嗎?
再提五盎司彩金“大鬧天宮”,近日在53000—55000元又有幾十枚換手,能否再次構筑平臺,向上發展,讓我們留心觀察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