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錢幣新聞 > 正文
         
        2004:貴金屬紀念幣“吃香”
        發布日期:2004-1-9 10:02: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臨近年末,中國人民銀行如期公布了2004年的貴金屬紀念幣發行計劃。2004年中國貴金屬紀念幣的發行將繼續貫徹執行“總量控制、結構調整、確保精品、推陳出新”政策。全年共計劃發行8個項目44個品種,其中金幣22個品種,銀幣19個品種,鉑幣2個品種,鈀幣1個品種。這8個項目分別是:《鄧小平誕辰100周年》金銀紀念幣、《人民代表大會成立50周年》金銀紀念幣、《2004年版熊貓》貴金屬紀念幣、《中國民俗—元宵節》金銀紀念幣、《2004年觀音》貴金屬紀念幣、中國古典文學名著—《西游記(第2組)》彩色金銀紀念幣、《中國石窟藝術(麥積山)》金銀紀念幣、《2005中國乙酉(雞)年》金銀紀念幣。那么,從這次公布的2004年度貴金屬紀念幣發行計劃中,我們能夠感悟到那些信息呢? ■和2003年度相比,政策扶持的意味非常濃厚   或許是為了為2005年啟動的“奧運會”紀念幣項目營造更加有利的氛圍的緣故,或許是為了更大限度地培育和扶持金銀幣市場,這次公布的2004年和貴金屬紀念幣發行規模遠遠小于2003年和2002年。由于這種狀況是建立在當今的市場形態、氛圍、資金擁有量、參與群體等遠強于2003年和2002年的基礎上出現的,因此,它不僅表明“總量控制、結構調整、確保精品、推陳出新”的“十六字發行方針”在2004年里繼續得以貫徹落實,同時,更用鐵一般的事實,表明了金銀幣發行的嚴肅性、權威性,她與郵票等收藏品有著本質的不同。 ■政治性題材份量加重,全年熱點有望相對集中   和往年相比,2004年的金銀幣發行計劃中出現了兩個與政治有關的項目,即:《鄧小平誕辰100周年》金銀紀念幣與《人民代表大會成立50周年》金銀紀念幣。這種狀況可以說是近年來少有的,只在1997年和1999年的香港回歸與澳門回歸前后才出現過。至于其它項目,我覺得最有市場號召力的只有《生肖雞年》金銀幣、《2004年熊貓》貴金屬紀念幣與《西游記》第二組金銀幣。其它類似于《中國石窟藝術(麥積山)》金銀紀念幣、《觀音》系列第四組貴金屬紀念幣和《元宵節》金銀幣等項目,或多或少地受到內外在因素的牽制,后市前景樂觀不到那里。 ■發行節奏更多地兼顧了市場的承受力,凸現人性化色彩   由于春節過后錢幣市場的需求會有一個較大幅度的降低,而經過了2003年下半年行情的洗禮之后,無論是金銀幣市場的主力,還是在市場自身的資金、人氣等方面,都需要有一個重新組合與調整的過程。因此,央行公布的2004年金銀幣發行計劃,可以說是很好地兼顧了這些因素。   即:除了《元宵節》與《2004年熊貓》貴金屬紀念幣因兼顧銷售的因素提前到2003年年末發行之外,整個2004年的上半年只發行兩個項目(四月份發行的《觀音》系列第四組貴金屬紀念幣和六月份發行的《西游記》第二組彩色金銀幣),其余的四個項目全部安排到了下半年,即:七月份發行的《中國石窟藝術(麥積山)》金銀紀念幣;八月份發行的《鄧小平誕辰100周年》金銀紀念幣;九月份發行的《人民代表大會成立50周年》金銀紀念幣和計劃十月份發行的《生肖雞》金銀幣。這樣安排的結果,可為二級市場的修身養息,以及2004年下半年錢幣市場的重新騰飛,創造非常有利的氛圍與條件。 來源:新聞晚報
            匿名發表·
        評論內容:
        (最多300個字符)
          查看評論

         上一篇:猴年郵票首日封小全張面世澳洲 下一篇:1月9日上海盧工金銀幣開盤報價

        相關新聞

         

        焦點圖片

        09牛(己丑)年賀歲銀條 以戰略的眼光迎接奧運

        最新資訊

        ·大泉五十合背
        ·大泉五十背規矩紋
        ·大歷大樣
        ·大觀通寶折三大樣初鑄
        ·大觀通寶平頭通細字
        ·大半兩
        ·淳熙背正絕美品
        ·淳化元寶小平寬邊大樣
        ·淳化元寶小平大樣背右星
        ·淳化新品(行書分水)

        經典美圖

        百年成妖, 售樓小姐 綠裙美女身
        我好睏---不 英國一男子 極度養眼:韓
        39999顆鉆石 貓兒的高跟 16歲白嫩可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廣告服務 | 委托買賣 | 意見建議 | 友情鏈接 | 網站導航
        Copyright©2008 JiBI.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集幣在線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