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光明日報》27日發表題為《加入歐元區 歐盟新成員步伐不一》的文章,介紹了不同國情的中東歐國家加入歐元區的時間表,闡述了這些歐盟新成員為加入歐元區所采取的政策、措施。文章摘發如下:
新近加入歐盟的中東歐各國最近紛紛擬 定了加入歐元區的時間表。斯洛文尼亞和波羅的海3國步伐最快,打算在2007年加入;波蘭、斯洛伐克定為2008和2009年,捷克和匈牙利則定在2010年。
加入歐元區步伐最快的波羅的海3國不久前表示,他們將用兩年時間實行本國貨幣與歐元的固定匯率制,同時降低通貨膨脹率、利息和國債。但是,實行固定匯率制的風險顯而易見。一旦歐元匯率持續走強并影響本國經濟增長,國家沒有對貨幣過多的干預權,只能等歐洲央行開藥方。因此,為了使經濟能在不增加國債的情況下發展,3國政府考慮在經濟情況不好時動用財政儲備來加以干預。
斯洛伐克財長日前稱,斯經濟指標目前還未達到馬斯特里赫特條約規定的標準,但最晚在2007年將實現這個目標。雖然斯在減少國債方面取得了成果,但財政赤字超過GDP的3%,仍未達歐盟標準。
捷克新政府計劃2008年把財政赤字削減到歐盟水平,隨后兩年把捷克克朗與歐盟匯率捆綁,2010年正式使用歐元。捷克在新歐盟國家中對歐元的態度最保守。經濟專家們普遍認為,捷克央行的政策十分穩健、務實。接受歐元的時間要看市場需要和準備情況,過快加入歐元區并不一定是好事。
匈牙利最近改變了先前宣布的2008年加入歐元區的決定,提出要推遲兩年加入。這也是由于其國債較多,控制匯率波動不夠理想。
波蘭雖然今年2月提出削減政府開支計劃,4年后加入歐元區,但一些經濟學家向政府建議,把期限推遲到2009或2010年。
中東歐各國正在采取各種積極措施,為加入歐元區掃清障礙。如斯洛伐克已開始進行養老金和醫療保障等方面的改革,采取措施降低失業率等。 (光明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