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古泉園地 > 正文
         
        難得一見的“太和五銖”錢
        發布日期:2008-3-24 8:32: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來源:新民晚報 作者:譚成富
        去年,筆者在鳳陽縣臨淮鎮(古鐘離城)東村中,從一農民手中購得30枚出土的漢朝古錢。大部分是普通的“五銖”錢,唯可貴者其中有一枚“太和五銖”小平錢。該錢通體綠銹,面文篆書,文字不太清晰。直徑2.5厘米,厚0.12厘米,重23克,光背。
          據《魏書食貨志》載:“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九年,魏初至于太和,錢貨無所周流,高祖始詔天下用錢焉。十九年,冶鑄粗備,文曰:‘太和五銖’,詔京師及諸州鎮皆通行之……民有欲鑄,聽就鑄之,銅必粗煉,無所和雜”。
          這段歷史說得最為詳盡。高祖即孝文帝元宏,此“太和五銖”開鑄于十九年(495年)。當年既鑄官錢,亦允許百姓私鑄。太和錢鑄行有限,流通僅在京師洛陽一帶,是未成北朝之統一通用貨幣,故傳世及出土數量亦少,較為名貴。
          筆者這枚“太和五銖”面背鑄有輪廓,面文“五”字兩曲線相對馬蹄形。“銖”字左旁“金”字頭為矢簇形,右旁“朱”字頭為方折。“太”字變異,撇與捺成圓弧形。“和”字書體亦有變異,“禾”旁尚可識,“口”字的上方加一中豎,豎的左右各加一短斜劃。
          “太和五銖”錢,當時僅流通于京師洛陽,筆者認為這枚錢,因貿易往來,輾轉流入鳳陽古鐘離城的,在鳳陽出土的古錢幣中屬首次發現,為研究北魏的經濟發展、貨幣流通提供了實物資料。
            匿名發表·
        評論內容:
        (最多300個字符)
          查看評論

         上一篇:山西發現漢高祖稱帝時"缺角大王"珍稀古泉 下一篇:銅幣上的走向共和(泉海)

        相關新聞

         

        焦點圖片
        這枚古幣值百萬?銀幣 貴州發現一對明代花錢
        最新資訊

        ·操作手法導致郵市墜落
        ·9月28日熱門品種點評
        ·9月28日集幣視點(本站專稿)
        ·銀幣收藏升溫 
        ·外國游客偷拍諸多中國美女
        ·舞林大會造型真雷人!(膽小別看) 
        ·外媒:中國打造不沉航母 永興島蘇30可
        ·美國專家稱中美航天發展如同龜兔賽跑 
        ·美國中情局前官員稱:朝鮮可能擁有核彈
        ·美麗性感的體操冠軍!震人心魄!!   

        經典美圖

        美麗性感的 從未見過的 中國民族風
        大自然的神 洋妞 (組圖 《男人裝》
        看了以后丟 難得一見的 探秘人間天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廣告服務 | 委托買賣 | 意見建議 | 友情鏈接 | 網站導航
        Copyright©2008 JiBI.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集幣在線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