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快報 浙江李曉萍
修城銀,顧名思義是為了修筑而征收的賦稅銀兩,也可能是徭役折銀。明末國家財政日見支拙,政府把加重賦稅作為應付財政困難的手段。各種加派層出不窮,“有借兵以私加,有假餉以擅派,有因修筑而科斂,有借解運而重征”。可見,修城銀的產生是與這類加派有著密切的關系,是明末政府橫征暴斂的歷史見證。臺灣林崇誠藏有一件重二十五兩的修城銀銀錠,銘文:“弘光三長泰縣修城銀五兩正”,重938克,長9厘米,寬6.2厘米,高3.8厘米。銘文是“欒城縣修城銀二十五兩”(參見《金銀流霞》第70頁)。這是目前發現的第二件。
崇禎殉國后,散落在南方各省的明藩王們紛紛調兵遣將,抗擊清軍。1644年福王朱常詢的兒子朱由菘在南京建立南明王朝,年號弘光,控制了南方大部分地區。長清縣隸屬漳州府,是鄭成功控制的地區,該錠有可能是為了抵抗清軍而征收的修筑城池的銀兩。該錠為2008年中國嘉德拍賣公司銀錠專場第4927號拍品,起拍價3萬元。

[align=right][color=#000066][此貼子已經被作者于2008-6-4 9:21:43編輯過][/color][/al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