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古泉園地 > 正文
         
        幣值只有十分之一分的銅幣
        發布日期:2008-7-21 13:28:05  作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來源:中國商報?收藏拍賣導報 | 作者:林南中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1842年第一次鴉片戰爭后,香港被英國占據。英國殖民者為了加緊控制香港的財經命脈,繼而搶占中國市場,便于1845年在香港設立東方匯理銀行香港分行(又稱麗如銀行),1847年東方匯理銀行在香港發行鈔票。1863年英國皇家造幣廠開始鑄造“香港一仙”、“香港一文”銅幣,投放香港市場流通,“香港一仙”幣值相當于一分,可換10枚“香港一文”。1866年“香港一文”銅幣改版鑄造為“香港一千”銅幣,“一文”及“一千”的幣值都是一密耳(ONE MILL),即十分之一分,這兩種銅幣是香港貨幣史上幣值最小的貨幣。
          “香港一文”銅幣,直徑僅1.5厘米,重量為0.98克,正面中間鑄有圓孔和內廓,內廓四周為對讀“香港一文”中文字樣,背面上緣環鑄英文“HONG-KONG”,下緣是“ONE MILL”,內廓上方鑄有皇冠圖案,下方是維多利亞女王的英文縮寫“VR”,左右兩邊是鑄造年份。“香港一千”與“香港一文”樣式相仿,只是幣面的“文”字改為“千”字。
          從香港“一文”及“一千”銅幣的樣式,可以看出該幣在設計上還是頗費了一番“苦心”。在香港自鑄貨幣前,香港市面流通的貨幣主要是清朝的銅錢及墨西哥“鷹洋”等,由于港英當局擔心這種新型的銅幣投放市場后被華人拒用,因此香港“一文”及“一千”的錢型仍舊仿照中國古錢的樣式,在幣中留有中式的圓孔和內廓,并在幣面鑄上中文,形成了這種中西合璧的鑄造風格。
          盡管港英當局在香港銅幣的設計上“用心良苦”,但“香港一千”也只鑄行一年就不再鑄造,原因是“香港一千”與10倍幣值的“香港一仙”讀音容易相混淆,再加上“一文”及“一千”的幣值太小,在流通中作用不大,因此兩種幣值僅十分之一分的香港銅幣便退出香港的貨幣流通領域。

         上一篇:北宋早期鐵范銅錢三品 下一篇:古代金銀錠迎來暖

        相關新聞

         

        焦點圖片
        這枚古幣值百萬?銀幣 貴州發現一對明代花錢
        最新資訊

        ·操作手法導致郵市墜落
        ·9月28日熱門品種點評
        ·9月28日集幣視點(本站專稿)
        ·銀幣收藏升溫 
        ·外國游客偷拍諸多中國美女
        ·舞林大會造型真雷人!(膽小別看) 
        ·外媒:中國打造不沉航母 永興島蘇30可
        ·美國專家稱中美航天發展如同龜兔賽跑 
        ·美國中情局前官員稱:朝鮮可能擁有核彈
        ·美麗性感的體操冠軍!震人心魄!!   

        經典美圖

        美麗性感的 從未見過的 中國民族風
        大自然的神 洋妞 (組圖 《男人裝》
        看了以后丟 難得一見的 探秘人間天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廣告服務 | 委托買賣 | 意見建議 | 友情鏈接 | 網站導航
        Copyright©2008 JiBI.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集幣在線 版權所有